教學環節有幾個部分,教學過程主要*括的步驟
批改完考試卷子以后,教師最主要的事情就是備講評課。講評課是最能看出教師功底的,沒有教材和課標可以參考,沒有課件和學案可以借鑒。講評課要根據學生答題情況來備課。同一份考試題,不同班級的講評內容和重點都不一定一樣。
講評課跟到醫院看病差不多,學生做完了試卷,就好像在醫院做了各種檢查。老師好比醫生,拿到各種化驗單,剩下的事情就是找出學生存在什么問題,如何給學生“開藥”“治療”。解決不了學生問題,那么,講評課是沒有價值和意義的。
現實中,很多教師重知識輕能力,重經驗輕研究,導致講評課質量不高,學生問題沒有有效解決。老師有句口頭禪:“我都講過三遍了,為什么還出錯!”想必我們對此很熟悉。這句話也充分說明老師并沒有真正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也就是醫生給病人開了一堆藥,但是沒有治好病人的病。
如何才能備出一節有效的講評課呢?有經驗的老師一般有四個環節。
一是數據分析環節
數據分析首先要確定對象。如果分析一名不愛學習的學生數據,必然會誤導自己備課。不愛學習學生要解決的是學習態度問題而不是知識問題。一般班級都有目標學生,分析他們的數據就有一定的代表性。
一般對每題的得分情況和答案情況進行統計和分析。選擇題要把每個題的錯誤率算出來,還要指導錯選哪幾個選項。例如:13題錯誤率52%,錯選A的10%,錯選B的42%。非選擇題要統計得分率,知道學生在哪個步驟出現問題,或者哪幾個答案沒有答出來。
數據分析越詳細越好,不能憑借感覺。數據分析是備課的基礎,越細致備課越有針對性。很多老師忽視這一步,備出來的講評課自然不能有效解決學生問題。
二是試題分析環節
一節講評課時間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最能解決學生普遍存在的重點問題。選出需要講解的題目后,就需要進行試題分析。
試題需要從考察知識、試題形式、答題思路上進行分析,也就是老師首先把這個題目搞明白。自己都搞不明白,也不可能給學生講清楚。試題分析跟答案解析一樣,從各方面把題研究透徹。
三是分析學生環節
分析學生原因不能坐在辦公室想象,要把目標學生叫到眼前進行交流,獲得信息后再進行分析。也不能只了解一兩個學生就分析,要了解多個。如果時間允許,了解得越多越好。
通過調研學生,得到他們答題時候的想法,這往往跟老師的想法不一樣。很多老師不去了解學生,結果講評課往往跟學生實際存在問題相去甚遠。
分析學生無非是三個方面,一是知識缺陷,二是能力技巧問題,三是思維問題。分析到這一層面,這一步就算完成了。
四是解決問題環節
這是最重要、最關鍵的一個環節。老師在前面三個環節的基礎上,設計教學活動,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
講評課不能把題講明白了就完事,不能以題論題。講題是一個點的話,解決問題是一個過程。一個知識點有問題,可能需要回顧一個知識群才能徹底解決。有些問題還不是一節講評課就能解決的,需要長期持續不斷的活動,才能解決掉。
解決學生問題不是教師講一講就能完成的。對于多數學生來說,能夠把題聽明白了,但是,下次還會出錯。要有效解決學生問題,教師首先要學會放手,讓學生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去思考去反思。尤其在解決學生思維方面的問題,教師獨霸課堂,很難提升學生思維水平。
備一節合格講評課不容易,需要老師去研究去分析。不僅分析知識,還需要分析學生。名醫是看對病開對藥,名師是找準問題針對性解決問題。
作者:yunbaotang本文地址:http://www.ntlljf.com/bao/101220.html發布于 2024-02-17
文章轉載或復制請以超鏈接形式并注明出處孕寶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