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pi績效考核是什么意思(KPI績效考核的3個優缺點)

博主:yunbaotangyunbaotang 2024-02-27 495 0條評論
摘要: KPI績效考核KPl是“KeyPerformancelndication”的縮寫,意為”關鍵業績指標”,指的是對業績產生關鍵影響力的那部分指標。KPl是來自于戰略的指標。企業在制定...

KPI績效考核

KPl是“KeyPerformancelndication”的縮寫,意為”關鍵業績指標”,指的是對業績產生關鍵影響力的那部分指標。

KPl是來自于戰略的指標。企業在制定戰略的時候,必然是要了解企業的KPI到底在哪里,也要了解各部門、各工作崗位的KPl考核項目,否則在進行績效管理和績效考核的時候,根本無法制作績效目標和指標。這也是企業的戰略和績效有效結合的第一步。做不出企業各環節的KPI績效,就無法開始績效管理。

KPl是來自于部門職能和崗位的指標。各部門和各工作崗位都有著不同的KPI績效指標,這也是企業需要注意的,絕對不能一味地將企業績效管理指標統一化。比如,企業的生產部,其KPI績效必然是生產數額和生產質量等;財務部的KPI績效是財務管理業績和預算與結算的制定成果;宣傳部的KPI績效則是宣傳效果和宣傳成本控制成果等。

下面的表格可以幫助各位簡單認清KPl績效指標。

從以上表格可以看出,該崗位的關鍵業績指標是不完善的,存在很大的缺陷。通常企業在提煉業績關鍵指標時會出現很多難點,主要是提煉人不熟悉流程的關鍵控制節點。要制定關鍵指標,必須要找到流程的控制點以及崗位能量化的節點。

當然,與其他考核方式一樣,KPI績效考核也有著優點和缺點。

企業領導者和管理者,要根據這些優缺點來決定是否使用以及在什么時候使用KPI績效考核。

KPI績效考核的主要優點表現在三個方面:

目標明確,有利于公司戰略目標的實現。KPI績效考核最大的優勢,就是其明確性。找出KPI績效,就等于給績效管理和績效考核指明了方向,這樣企業績效指標的制定就變得有跡可循,才能保證企業的工作方向不偏差,保證企業的整體戰略得以實現。

提出了客戶價值的理念。KPl提倡的是實現企業內外部客戶價值的思想。這對于企業形成以市場為導向的經營思想,是有一定的提升的,畢竟,企業的發展是要迎合市場的,做KPI績效考核,也能讓企業進一步認清市場的走向和客戶的價值。

有利于組織利益與個人利益達成一致。企業內部由于利益不一致造成糾紛的情況不在少數。而KPl績效考核則是能有效地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企業做KPI績效考核,就是要讓各部門、全體員工看清楚企業的利益所在,讓員工意識到企業利益與自身利益呈現高度正相關,企業利益大、自身利益自然大。這樣,企業內部因利益導向不明造成員工消極怠工的現象就得到避免了。

KPI績效考核的不足點同樣表現在三個方面:

KPI指標比較難界定。在KPl績效考核時,是要找關鍵業績指標,但是一旦落實下來,就變得很困難。如果企業的各部門關鍵指標只能有一項,才能保證KPI績效考核的有效性,那么在每一項都不容忽視的情況下,誰比較重要呢?還拿生產部為例,到底是產品的生產數量重要,還是產品質量重要呢?當然大家都清晰,兩者都重要,可是業績指標用什么來衡量呢?例如很多企業在設定品質業績指標時,寫的是合格率目標值為97%,但是在實操中,我們發現很多企業在這點上就出現嚴重的問題。請問97%指的是一次合格率還是經過返修后的合格率呢?目前大部分企業指的是經過返修后的合格率。

KPI會使考核者誤入機械的考核方式。KPI績效考核雖然簡單好用,但是要長久地落實下去,就會讓企業陷入一種圍繞著關鍵績效做文章的“怪圈”。這個“怪圈”非常機械化,對于必須考核的項目會認真去抓,對于其他環節則是一再忽視,這就使得整個績效考核環節變得片面化、局部化。

KPl并不是針對所有崗位都適用。比如企業的清潔工和保安,他們每天都重復簡單的日常工作,若采用KPI的考核方式就有點不妥。

還有科技研發部門,他們的研發周期長,設定指標以及考核的周期就需要另當別論,否則在執行的時候就容易產生問題,甚至會打擊被考核者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