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不應該在日本留學

博主:yunbaotangyunbaotang 2024-02-29 502 0條評論
摘要: 日本留學之殤今天在逛某乎的時候,北北看到了一道題作為留學互聯網行業從業者,對其中這句:去年因為沒有及時找學校最后選了一個花錢就能上的不好的中專學校。真的是有點心痛。大家都把日本留學...

日本留學之殤

今天在逛某乎的時候,北北看到了一道題

日本留學之殤:那些沒有考到名牌大學的同學都去哪兒了?


作為留學互聯網行業從業者,對其中這句:

去年因為沒有及時找學校最后選了一個花錢就能上的不好的中專學校。

真的是有點心痛。

大家都把日本留學看得太簡單了,簡單到覺得找了中介,申請個語言學校,打打工,然后名牌大學就從天而降。

但是當你耗費3年來到24歲,才恍然發現事實并非如此。

如果重新讀大學,畢業就27歲,同齡人已經成家立業,工作已經小有所成,甚至有些優秀的同學已經在單位做到主管級別。

這個時候題主以及類似題主這樣的留學生,卻只能在要學歷和隨便找一份工作,甚至大概率一輩子也就只能做很基層的工作中做選擇。

那時她還太年輕,不知道所有命運贈送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茨威格


題主很多描述,尚未赴日的準留學生可能無法感同身受。但是對于11年就赴日的老留學生來說,真的是感慨萬千。

尤其當年還做過日本私塾培訓,真的見過太多太多類似的同學。

這些同學沒有做錯什么,甚至還吃了更多苦,可就是在最后不得不接受跟題主一樣的選擇:

要么狠心重新讀一個名牌大學。

要么就留在日本隨便找個基礎性的工作。

要么就回國,可是回國也大概率會因為學歷的問題泯然眾人。

 


日本留學之殤:那些沒有考到名牌大學的同學都去哪兒了?


從2010年開始算,每年2萬人來計算,到19年也有近20萬日本留學生。其中最終沒有考取名牌大學,找到合適的工作后迷茫痛苦的要有大幾萬人。

這個群體為什么會走到今天?為什么你很難聽到他們發聲?為什么他們的故事跟你聽到的輕輕松松東大早大慶應不太一樣?

我盡量從行業從業者的角度解讀,希望能夠給到你,以及未來準備日本留學的家長和朋友們還原一下——日本留學到底是什么?

 


01

從2010年開始至今

本科留學生人數的比例一直在增長


最開始的私塾培訓行業,是沒有輔導本科留學生課程的。

因為2010年之前,留學生群體都是以讀研為主;2010年之后,本科學生越來越多,相應的培訓課程也越來越豐富。

本科留學人數增長跟題主的問題有聯系么?有,而且關系很大。

研究生留學,至少在國內拿到了本科學歷,無論是否能夠在海外申請到名牌大學,至少在學歷這一塊兒是有保底的。

哪怕只是讀了兩年語言學校,至少回國后可以用本科學歷找工作,繼續考研,考公務員等等。

日本留學之殤:那些沒有考到名牌大學的同學都去哪兒了?


那么本科留學呢?

這就是題主和題主一樣同學們面對的困境,讀了兩年語言學校,因為種種原因(接下來我會詳細分析都是哪些原因),最終選擇了不用考試隨便就可以申請的專門學校。

我不是在說專門學校不好,相反,如果對于自身規劃非常清晰,知道自己未來到底想要什么樣的職業生涯和生活狀態的人來說,日本的專門學校是非常好的選擇。但是,專門學校有個大問題:

沒有國內承認的學歷!!

日本專門學校畢業回到國內,相當于只有高中學歷。那么,一個高中學歷的人,在如今的中國社會找工作的難度,大家可想而知了吧。

那如果繼續留在日本工作呢?

日本是個學歷社會,這一點只要在日本生活過一段時間或者稍微了解一些日本社會的朋友都會知道。

專門學校本身和大學學歷不可同日而語,甚至普通大學和頂級名校在就業、社會認知、甚至是婚嫁方面都有著天壤之別。

日本頂級大學畢業的,就業的時候日本大手企業的機會就是會多很多。

02

對比美國留學

分析日本留學本身的特點


曾經一個留學生朋友跟我說過,ta父母做噩夢也沒想過他們的家庭能出留學生。

對,2010年左右就是這樣的社會認知,留學是典型的奢侈品,是頂級人才的選擇。

大家可以回想下2000年到2010年期間留學生給你的是什么印象?

精英,國際視野,高大上,學霸,高收入,對吧?

2010年是個分界線,中國的GDP和房價,互聯網等等很多跟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事情都在快速變化著,這其中就包括私費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