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試管嬰兒技術哪里最好?全球試管嬰兒活產率下降?

博主:yunbaotangyunbaotang 2024-05-31 445 0條評論
摘要: 全球試管嬰兒技術哪里最好?全球試管嬰兒活產率下降?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試管嬰兒的技術也在不斷的提高,很多因為身體因素而不能孕育孩子的朋友,也都會選擇試管嬰兒,做試管不僅需要金錢...

全球試管嬰兒技術哪里最好?全球試管嬰兒活產率下降?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試管嬰兒的技術也在不斷的提高,很多因為身體因素而不能孕育孩子的朋友,也都會選擇試管嬰兒,做試管不僅需要金錢的支撐,也需要付出自然受孕的精力,所以做試管之前也一定要考慮好哦!

臨床妊娠率,是指臨床妊娠的周期數占移植胚胎總周期數的百分比。懷孕后B超在子宮內可探及妊娠囊,即為臨床妊娠。但臨床妊娠后有約13%的孕婦可能會在孕期的各階段發生流產,因此并不能作為衡量試管嬰兒最終成功的標準。

活產率,也稱抱孩率,包括每取卵周期活產率、每移植周期活產率。每取卵周期活產率是指有活產嬰兒出生的周期數占取卵周期數的百分比。每移植周期活產率是指有活產嬰兒出生的周期數占移植總周期數的百分比。在試管嬰兒助孕治療中,對于患者來說,其目的是獲得健康的孩子,活產率更能反映患者的需求和目標,是一個客觀、準確的最終統計標準。

在全球不同地區,對于試管嬰兒成功率的統計方式有些相同。以美國為例,美國國家疾控中心要求各生殖中心每年上報試管嬰兒周期數,活產率,雙胎率等,并按照新鮮周期、冷凍復蘇周期、供卵周期、患者年齡等分類統計,以每取卵周期出生率為統計標準。在中國,衛健委要求各生殖中心每年上報相關數據,但不對外公布,沒有官方公開途徑獲取各種中心數據,因此也無法獲得一個準確的全國試管嬰兒活產率的統計數據。

全球試管嬰兒出生率下降的趨勢

2021年,據美國國家疾控中心提供的1995至2016年間試管嬰兒數據研究統計發現,試管嬰兒活產率在2001至2002年穩定提高,2008年達到新高,2010年達到穩定水平,而此后一直在逐漸下降,特別是在2013至2016年間下降幅度最大。

(1995至2016年間美國試管嬰兒出生率變化 Human Reproduction Open, pp. 1–7, 2019)

在全球其他地區如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家,也出現了試管嬰兒活產率下降的趨勢,日本尤為明顯。在2017年的一項試管嬰兒數據研究中,Kushnir等統計了2004至2013年間全球不同地區試管嬰兒ART周期量、冷凍保存的胚胎的使用率、單胚胎移植率、新鮮和凍融周期中的活產率、圍產期結局等數據,并且評估了各項臨床指標的變化。數據表明,美國試管嬰兒活產率約29%,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活產率緩慢下跌;而日本,活產率自2004年開始持續下跌,近幾年竟然低至5.0%。

(2004至2013年間全球部分地區試管嬰兒出生率變化 Reproductive Biology and Endocrinology (2017) 15:6)

全球試管嬰兒的出生率總體呈現下降趨勢,為什么會發生這種情況,可能是受哪些因素的影響呢?有一個普遍接受的事實是全球婦女生育年齡在明顯推遲,進行試管嬰兒技術助孕的平均年齡也逐漸升高,美國2017年做試管嬰兒婦女的平均年齡在35-36歲。還有什么其它因素嗎?我們下一篇將繼續探討。

不孕不育已經成了一個全球性問題,世界衛生組織曾發布統計,全球育齡人口8%存在生育方面的問題;中國約有2000萬人存在不孕不育問題,約占育齡人口的10%-13%。“有些人不想生,有些人不能生”造成了全球的人口出生率的連年下降。

試管嬰兒作為輔助生殖技術的主要手段,解決了無數不孕不育夫婦的生育難題,使人類的生育力得到了最大化的挽救。

試管嬰兒技術的發展

試管嬰兒的研究有著漫長艱辛的歷史,早在上世紀40年代,科學家們就開始了動物體外受精的實驗,隨后才將這項技術應用到人類,但直到1978年7月25日,世界第一例試管嬰兒才在英國誕生,此后這項技術在全世界得到了蓬勃發展。

試管嬰兒成功率

成功率是反映試管嬰兒技術是否達到預期目標的統計指標,衡量的標準通常有臨床妊娠率、活產率和累計活產率。

臨床妊娠率,是指臨床妊娠的周期數占移植胚胎總周期數的百分比。懷孕后B超在子宮內可探及妊娠囊,即為臨床妊娠。但臨床妊娠后有約13%的孕婦可能會在孕期的各階段發生流產,因此并不能作為衡量試管嬰兒最終成功的標準。

活產率,也稱抱孩率,包括每取卵周期活產率、每移植周期活產率。每取卵周期活產率是指有活產嬰兒出生的周期數占取卵周期數的百分比。每移植周期活產率是指有活產嬰兒出生的周期數占移植總周期數的百分比。在試管嬰兒助孕治療中,對于患者來說,其目的是獲得健康的孩子,活產率更能反映患者的需求和目標,是一個客觀、準確的最終統計標準。

在全球不同地區,對于試管嬰兒成功率的統計方式有些相同。以美國為例,美國國家疾控中心要求各生殖中心每年上報試管嬰兒周期數,活產率,雙胎率等,并按照新鮮周期、冷凍復蘇周期、供卵周期、患者年齡等分類統計,以每取卵周期出生率為統計標準。在中國,衛健委要求各生殖中心每年上報相關數據,但不對外公布,沒有官方公開途徑獲取各種中心數據,因此也無法獲得一個準確的全國試管嬰兒活產率的統計數據。

全球試管嬰兒出生率下降的趨勢

2021年,據美國國家疾控中心提供的1995至2016年間試管嬰兒數據研究統計發現,試管嬰兒活產率在2001至2002年穩定提高,2008年達到新高,2010年達到穩定水平,而此后一直在逐漸下降,特別是在2013至2016年間下降幅度最大。

(1995至2016年間美國試管嬰兒出生率變化 Human Reproduction Open, pp. 1–7, 2019)

在全球其他地區如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家,也出現了試管嬰兒活產率下降的趨勢,日本尤為明顯。在2017年的一項試管嬰兒數據研究中,Kushnir等統計了2004至2013年間全球不同地區試管嬰兒ART周期量、冷凍保存的胚胎的使用率、單胚胎移植率、新鮮和凍融周期中的活產率、圍產期結局等數據,并且評估了各項臨床指標的變化。數據表明,美國試管嬰兒活產率約29%,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活產率緩慢下跌;而日本,活產率自2004年開始持續下跌,近幾年竟然低至5.0%。

(2004至2013年間全球部分地區試管嬰兒出生率變化 Reproductive Biology and Endocrinology (2017) 15:6)

全球試管嬰兒的出生率總體呈現下降趨勢,為什么會發生這種情況,可能是受哪些因素的影響呢?有一個普遍接受的事實是全球婦女生育年齡在明顯推遲,進行試管嬰兒技術助孕的平均年齡也逐漸升高,美國2017年做試管嬰兒婦女的平均年齡在35-36歲。

試管嬰兒出生率下降的原因

接受試管嬰兒助孕的不孕患者,最初的愿望是受孕和孩子出生,但是活產率下降的現象顯得事與愿違。我們有必要認真研究試管嬰兒技術的改變與活產率下降的關系,到底有哪些因素影響了它。試管嬰兒技術的衍生技術包括:囊胚培養、溫和的卵巢刺激,選擇性單胚胎移植(eSET)、植入前胚胎非整倍性檢測(PGT-A)以及胚胎庫的建立。

(1)選擇性單胚移植(eSET)

Kushnir等的報道中,2004-2013年,選擇性單胚胎移植使用率在全球范圍內穩步增長,近期澳大利亞/新西蘭達76.3%、日本82.6%,拉丁美洲16%。以日本為例,選擇性單胚胎移植的使用率的增加,試管嬰兒周期數也急劇增加,分母增大了,這就造成了活產率的下降。主要原因是由于日本在2002年推廣“Kato protocol”(加藤方案),即微刺激方案。加藤方案的每個取卵周期用藥量減少,獲卵數也相應減少,形成胚胎數減少,繼而選擇性單胚胎移植迅速成為日本最主要的技術手段。因此,其2004至2013年間的活產率從15%降至約5%。

(2004至2013年間全球部分地區選擇性單胚胎移植使用率變化 Reproductive Biology and Endocrinology (2017) 15:6)

(2)植入前胚胎非整倍性基因檢測(PGT-A)

目前,最有爭議的胚胎選擇方法是胚胎植入前染色體非整倍體檢測(PGT-A)。Paulson在2017年的一個報道中指出,PGT-A技術可能容易產生假陽性診斷,通常會丟棄許多完全正常的胚胎,其中包括評分較高的胚胎,而被保留的低評分胚胎在宮腔的種植率較低,造成低的出生率。美國生殖醫學學會和輔助生殖技術學會實踐委員會在2016年的聯合聲明也再次宣布PGT-A不能改善臨床結局,PGT-A實際上會降低活產率。

(3)溫和的卵巢刺激

眾所周知,可移植的胚胎數量是試管嬰兒成功的最佳預測指標,著名的“加藤方案”與常規卵巢刺激相比,獲得卵子數量減少,以至于可移植胚胎數量也減少,活產率的降低不言而喻。

(4)全胚冷凍和胚胎庫的建立

胚胎庫是指對于預后較差的患者(通常獲得很少的卵母細胞或胚胎),通過連續冷凍胚胎推遲移植,或積攢到“足夠”的胚胎實施PGT-A,。在美國,Kushnir等人2016年和2017年的研究中指出,他們對十個胚胎庫周期百分比很高的中心調查顯示,校正后活產率低于美國其他所有中心的平均值。

這些試管嬰兒的衍生技術,不僅降低了試管嬰兒活產率,而且一些學者提出,向這些預后良好的年輕患者提供PGT-A這些侵入性和昂貴的方法可能無效,并不能提高活產率,甚至不利于試管嬰兒的的結局,這常常是商業利益驅動的結果。

綜上,在全球人口出生下降的形勢下,試管嬰兒技術未能帶來彌補總人口出生率下降的期望,隨著一些技術的過度使用,其活產率也呈下降趨勢。中國是人口大國,2016年以來,“二孩”政策得到了全面實施,試管嬰兒技術為不育夫婦提供了必要且有益的技術支持。試管嬰兒作為一項治療不孕不育的技術,雖然其衍生技術的加入提高了其效率,但是我們不能一味的追求成功率,而過度治療,應在符合社會及倫理道德的前提下,確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