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試管前的準備有哪些,可以提高成功率嗎?
做試管前的準備1、夫妻雙方檢查很重要
首先需要到醫院進行試管前的檢查,了解女方輸卵管、子宮、卵巢等情況,男方精液情況。
在試管前進行這些檢查,讓醫生更好的了解到患者的身體狀況,前期該調理的先調理。需要特別注意以下三點:
01不要隨意放棄檢查項目
在做試管嬰兒前需要做一系列的檢查,這些檢查可以幫助醫生確定患者是否適合做試管嬰兒,以及在后續治療中需要使用什么樣的方案才最適合。因此每一項檢查對于醫生的判斷都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所以不要因為覺得麻煩或者其他原因就放棄了檢查。
做試管前的準備女方要做的驗血檢查如下:
* 血常規 (CBC)
* 血型 (Bl Gr)
* 正負血型 (Rh Gr)
* 愛滋病病毒 (Anti HIV)
* 血紅蛋白 (Hemoglobin typing)
* 梅毒血清測試 (VDRL)
* 乙型肝炎抗原 (HBsAg)
* 丙 型 肝 炎 抗 體 (Anti HCV)
* 德國麻疹病毒抗體 (Rubella IgG)
* 甲狀腺功能測試 (Thyroid Function Test)
在月經第2—5天, 做以下驗血測試:
* 促卵泡生成素FSH)
* 黃體激素 (LH)
* 雌二醇 (E2)
* 催乳素 (Prolactin)
*另外, 在月經第10至16天期間
* 陰道超聲波檢查(陰超) (Transvaginal Ultrasound Scan)
* 柏氏子宮頸細胞涂片檢查報告 (Thin Prep-Pap Smear)
* 盆腔檢查(Pelvic Examination)
男方需要做的檢查如下:
* 血常規 (CBC)
* 血型 (Bl Gr)
* 正負血型 (Rh Gr)
* 血紅蛋白 (Hemoglobin typing)
* 愛滋病病毒 (Anti HIV)
* 梅毒血清測試 (VDRL)
* 乙型肝炎抗原 (HBsAg)
* 乙型肝炎核心抗原抗體 (HBcAb)
* 精子分析—精子數量
02攜帶以往檢查結果
很多檢查結果都是有時效性的,除染色體檢查、地中海貧血、血型檢查結果終身有效外,其他的檢查單有限期或一年,或半年。但是以往的檢查結果還是有一定的參考性的,特別是對一些無法清楚描述自己身體狀況的朋友來說,以前的檢查可以幫助醫生更好的了解病情。您可以在就診前準備好以往的檢查及治療資料。
如:女性輸卵管通暢性檢查的報告,子宮輸卵管碘油造影、B超下通液的報告、腹腔鏡檢查或開腹手術等的醫院證明。
03注意檢查時間
基礎性激素六項:應在月經見血的2-5天,在安靜狀態下抽血,抽血前禁止奔跑、情緒激動。肝腎功能檢查需要早上空腹檢查。基礎卵泡檢查也需要在月經的第2-3天檢查。子宮超聲檢查需要在月經的第2-7天進行。
在精液分析之前的需要禁欲2-7天,以便得到更準確的檢查結果。檢查報告最好是能在試管進行前的3個月進行,這樣準確度會更高。
2、飲食準備不可少
做完以上的準備之后,確定進行試管嬰兒,在進周之前,飲食上注意以下幾點:
01多吃蛋白質高的食物
高蛋白食物將促進卵泡生長,如:牛奶、黃豆、魚、蝦、蛋類等。
02每天堅持泡腳
具體的方法是:水溫大約41-42度,水要沒過小腿,時間大約20分鐘,泡到出汗為止,直到移植前一晚。
03葉酸補充
夫妻雙方可以在移植前1-3個月遵醫囑補充葉酸。注意,男方也是需要補充葉酸的哦。
04男性多吃補精子的食物
男方提高精子活力很重要!精子的產生需要鋅、硒、銅、鎘等為基礎,而其中又以鋅、硒較為重要。牡蠣、麥芽,瘦肉、魚類、牛奶、芝麻、動物肝臟等含鋅豐富。另外維生素A、B、C、E也是精子和精液的原料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維生素廣泛存在于胡蘿卜、綠葉蔬菜、西紅柿、萵苣以及新鮮水果中!
3、生活作息需調整
在進行試管之前,必須要調整好作息跟生活習慣。
01合理搭配飲食,夫妻雙方應改掉熬夜、抽煙、喝酒、咖啡等的這些不健康的習慣和作息。
02女方不再使用口紅、指甲油、不燙發、不染發、不穿緊身衣褲。
03、體重控制,女性和男性都建議在備孕時控制體重,過胖、過瘦都會影響配子的質量。
4、家人支持獲成功
首先,大家要對試管嬰兒這個事情有一個全面的了解。試管嬰兒的成功率不是百分之百,所以在這個過程中不可過多的患得患失。
其次,多跟醫生交流。遇到不明白不清楚的一定要跟醫生說,了解清楚,減少疑惑。不要自己上網百度之后自己嚇自己。因為試管嬰兒這件事情是跟自己身體情況直接相關的,不能把他人的情況套用在自己身上。
最后,轉移注意力。在試管的期間可以去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不要老是想著我正在做試管,這樣莫名的會給自己增加壓力。同時,家人的理解和鼓勵也是很重要的。
春暖花開,好孕到來
作者:yunbaotang本文地址:http://www.ntlljf.com/bao/135327.html發布于 2024-06-26
文章轉載或復制請以超鏈接形式并注明出處孕寶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