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管嬰兒鮮胚你聽過嗎?什么狀態的卵子才算成熟?
第一極體中包含染色體、細胞膜成分、線粒體、核糖體、皮質顆粒及胞漿成分等。隨著分裂的結束,第一極體開啟程序性凋亡,大約經歷20h后解聚消失。第一極體的排出通常會認為卵母細胞核成熟的標志。但有研究表明,排出第一極體的卵母細胞仍可能是不成熟的,而紡錘體才是減數分裂過程中精確染色體排列和分離的關鍵。有研究通過使用偏振光顯微鏡觀察紡錘體的出現、位置和長度,來評估卵母細胞的質量,進而評估胚胎的發育潛能。第一極體的形態特征包括:形狀(圓形或橢圓形),大小,表面(光滑或粗糙)和完整性(完整或碎片),在人群中存在差異。在促排周期中,經常會有不規則形態或碎裂的形態出現。目前的研究對于第一極體與胚胎質量的相關性仍存在爭議。一些研究顯示,極體的形態與碎裂程度對胚胎后續發育的影響并不明顯,與ICSI妊娠結局并不存在相關性。但是超大極體的結局明顯較差,很可能是減數分裂時紡錘體的錯位而發生的非整倍體現象。因此,在IVF-ET中,需謹慎對待那些第一極體形態異常的卵母細胞,優先選擇第一極體形態正常的卵母細胞發育而來的胚胎進行移植。
文章版權及轉載聲明:
作者:yunbaotang本文地址:http://www.ntlljf.com/bao/137300.html發布于 2024-07-07
文章轉載或復制請以超鏈接形式并注明出處孕寶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