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腎病綜合征 (為什么會得腎病綜合征)

摘要:  腎病綜合征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腎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加導致的臨床綜合征,主要表現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癥、水腫和高脂血癥。腎病綜合征可能由原發性腎小球疾病、糖尿病腎病、系統...

 

腎病綜合征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腎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加導致的臨床綜合征,主要表現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癥、水腫和高脂血癥。腎病綜合征可能由原發性腎小球疾病、糖尿病腎病、系統性紅斑狼瘡、感染性疾病、藥物或毒物損傷等因素引起。1、原發性腎小球疾病:

原發性腎小球疾病是腎病綜合征最常見的原因,包括微小病變型腎病、膜性腎病、局灶節段性腎小球硬化等。這些疾病導致腎小球濾過屏障受損,大量蛋白質從尿液中丟失。治療需根據病理類型選擇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等藥物。

2、糖尿病腎病:

長期血糖控制不佳可導致糖尿病腎病,這是糖尿病微血管并發癥之一。高血糖狀態損傷腎小球毛細血管內皮細胞和基底膜,引發蛋白尿。控制血糖、血壓和血脂是基礎治療,必要時需使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等藥物。

3、系統性紅斑狼瘡:

系統性紅斑狼瘡可引發狼瘡性腎炎,屬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復合物沉積在腎小球,激活補體系統導致炎癥反應。臨床表現除腎病綜合征外,還可伴有皮疹、關節痛等癥狀。治療需使用糖皮質激素聯合免疫抑制劑。

4、感染性疾病:

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等感染均可引起腎病綜合征。病毒直接侵襲腎組織或通過免疫機制損傷腎臟。治療需在抗病毒基礎上,根據腎臟病變程度選擇相應治療方案。

5、藥物或毒物損傷:

非甾體抗炎藥、抗生素、重金屬等藥物或毒物可能損傷腎小球濾過膜,導致蛋白尿。臨床表現多為急性起病,及時停用可疑藥物并給予對癥治療是關鍵,嚴重者需進行血漿置換。

腎病綜合征患者需注意低鹽優質蛋白飲食,每日食鹽攝入控制在3克以內,蛋白質以雞蛋、牛奶、瘦肉等優質蛋白為主。適度運動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環,但要避免劇烈運動。定期監測尿蛋白、腎功能等指標,嚴格遵醫囑用藥,避免使用腎毒性藥物。保持規律作息,預防感染,注意個人衛生,出現水腫加重或尿量明顯減少時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