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進行心肺復蘇通常注意什么(現場心肺復蘇首要步驟)
現場進行心肺復蘇需注意評估環境安全、判斷意識呼吸、正確按壓位置與深度、保持按壓頻率、避免過度通氣等關鍵環節。1、評估環境安全
施救前需快速確認現場無觸電、火災、坍塌等危險因素,確保自身與患者安全。若環境不安全,須先將患者轉移至安全區域再施救,避免二次傷害。施救過程中持續觀察周圍環境變化,如遇危險需立即中斷操作。
2、判斷意識呼吸
輕拍患者雙肩并大聲呼喊,觀察有無反應。同時掃視胸廓起伏判斷呼吸,時間不超過10秒。若患者無意識且無正常呼吸或僅有瀕死喘息,應立即啟動心肺復蘇。注意區分癲癇發作、暈厥等特殊情況。
3、正確按壓位置
成人按壓點為兩乳頭連線中點胸骨下半部,兒童為胸骨中下段。施救者需用掌根垂直向下按壓,成人深度5-6厘米,兒童約5厘米,嬰兒約4厘米。按壓后保證胸廓完全回彈,避免按壓中斷或位置偏移。
4、保持按壓頻率
按壓速率需維持在100-120次/分鐘,可通過默念節奏控制。按壓與人工呼吸比例為30:2,單人施救時盡量減少中斷。使用AED時,需在電擊前后持續按壓,僅放電瞬間暫停。
5、避免過度通氣
人工呼吸時捏住患者鼻翼,吹氣時間約1秒,觀察到胸廓隆起即可。過度通氣會導致胃內容物反流或氣胸風險。若無法進行口對口呼吸,可僅做持續胸外按壓,直到專業救援到達。
實施心肺復蘇時需持續至患者恢復自主呼吸循環或專業急救人員接管。施救后可能出現肋骨骨折等并發癥,但不應因此停止按壓。建議公眾定期參加急救培訓更新技能,公共場所應配備AED設備。日常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降低心源性猝死風險,如控制血壓、戒煙限酒、規律運動等。
文章版權及轉載聲明:
作者:yunbaotang本文地址:http://www.ntlljf.com/bao/152030.html發布于 06-19
文章轉載或復制請以超鏈接形式并注明出處孕寶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