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蹄的功效與作用(馬蹄治什么病最好最快)
馬蹄又稱荸薺,具有清熱生津、化痰消積、利尿通便等功效,適量食用有助于緩解咽喉腫痛、咳嗽痰多、小便短赤等癥狀。
1、清熱生津
馬蹄性寒味甘,富含水分和多種維生素,能緩解因肺胃熱盛導致的口干舌燥、咽喉腫痛。對于風熱感冒初期或干燥綜合征引起的口渴,可榨汁飲用輔助改善癥狀。脾胃虛寒者需控制攝入量。
2、化痰消積
馬蹄所含的荸薺英成分具有稀釋痰液作用,對支氣管炎、百日咳等疾病引發的黏稠痰液有化解效果。其膳食纖維還能促進胃腸蠕動,改善食積腹脹。建議與梨、白蘿卜同燉增強療效。
3、利尿通便
高鉀低鈉的特性使馬蹄具有利水消腫作用,適合高血壓或腎炎患者輔助調節水鈉平衡。豐富的粗纖維可軟化糞便,緩解功能性便秘。但腎功能不全者應避免過量食用。
4、輔助降壓
馬蹄中的鉀離子能拮抗鈉離子,幫助擴張血管,對原發性高血壓有一定調節作用。其活性成分荸薺素還能抑制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活性,建議高血壓人群每周食用2-3次。
5、抗氧化
所含的荸薺多糖和維生素C具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能減輕氧化應激對細胞的損傷。長期適量食用有助于延緩皮膚衰老,降低動脈粥樣硬化風險。糖尿病患者需注意控制攝入量。
馬蹄可生食、煮湯或入藥,日常建議每日食用量不超過200克。脾胃虛弱者宜煮熟食用,避免引發腹瀉。出現持續咳嗽、水腫等癥狀時應及時就醫,不可單純依賴食療。保存時需置于陰涼通風處,防止霉變產生有毒物質。
文章版權及轉載聲明:
作者:yunbaotang本文地址:http://www.ntlljf.com/bao/155102.html發布于 09-09
文章轉載或復制請以超鏈接形式并注明出處孕寶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