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乙型肝炎后的五種癥狀(乙型肝炎有哪些癥狀)
感染乙型肝炎后可能出現乏力、食欲減退、惡心嘔吐、黃疸、肝區疼痛等癥狀。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肝臟炎癥,主要通過血液、母嬰和性接觸傳播,建議患者及時就醫,完善肝功能、乙肝兩對半等檢查,明確診斷后積極配合醫生治療。
1、乏力
乏力是乙型肝炎的常見癥狀,患者常感到全身無力、精神不振,輕微活動后即可出現疲勞感。乙型肝炎病毒在肝細胞內復制,導致肝細胞損傷,影響肝臟的代謝功能,使機體能量供應不足。患者應注意臥床休息,避免過度勞累,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可適量食用富含優質蛋白的食物如雞蛋、牛奶等,有助于改善乏力癥狀。
2、食欲減退
食欲減退表現為對食物缺乏興趣,進食量明顯減少,可能伴有厭油膩食物。肝臟是消化系統的重要器官,乙型肝炎病毒損害肝細胞后,膽汁分泌減少,影響脂肪的消化吸收。患者應選擇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粥、面條等,少量多餐,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若癥狀持續不緩解,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多酶片、復方消化酶膠囊等助消化藥物。
3、惡心嘔吐
惡心嘔吐多與食欲減退同時出現,嚴重時可導致脫水。乙型肝炎導致肝功能受損,體內毒素無法及時清除,刺激胃腸道黏膜。患者應保持口腔清潔,嘔吐后及時漱口,可嘗試含服姜片或飲用姜茶緩解癥狀。必要時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甲氧氯普胺片、多潘立酮片等止吐藥物,同時注意補充水分和電解質。
4、黃疸
黃疸表現為皮膚、鞏膜黃染,尿液顏色加深,是乙型肝炎病情加重的表現。肝細胞受損后,膽紅素代謝障礙,血液中膽紅素水平升高。患者應避免日光直射,保持皮膚清潔,穿著寬松舒適的衣物。醫生可能會建議使用茵梔黃顆粒、熊去氧膽酸片等藥物進行治療,嚴重時需住院觀察。
5、肝區疼痛
肝區疼痛多為右上腹隱痛或脹痛,在勞累后加重。乙型肝炎導致肝臟炎癥,肝包膜受到牽拉。患者應避免劇烈運動,可采取左側臥位減輕疼痛。熱敷可能有助于緩解不適,但需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醫生可能會開具護肝藥物如復方甘草酸苷片、水飛薊賓膠囊等,同時密切監測肝功能變化。
乙型肝炎患者應注意飲食調理,選擇高蛋白、高維生素、低脂肪的食物,如魚肉、瘦肉、新鮮蔬菜水果等,避免飲酒和食用霉變食物。保持規律作息,避免熬夜和過度勞累。適當進行散步、太極拳等低強度運動,增強體質。定期復查肝功能、乙肝病毒DNA等指標,遵醫囑規范治療。家庭成員應接種乙肝疫苗,避免共用剃須刀、牙刷等個人物品,做好預防措施。
作者:yunbaotang本文地址:http://www.ntlljf.com/bao/156239.html發布于 10-11
文章轉載或復制請以超鏈接形式并注明出處孕寶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