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規檢查是什么(尿常規24項詳細解釋)
尿常規檢查是通過分析尿液成分評估泌尿系統及代謝健康狀況的臨床基礎檢測項目,主要包括尿液理化性質、化學成分及有形成分三類指標。
尿常規檢查通常需要采集清潔中段尿樣本,通過試紙法、顯微鏡檢等方法檢測多項指標。尿液顏色和透明度可直觀反映水合狀態或異常色素沉積,例如深黃色可能提示脫水,紅色需警惕血尿。酸堿度檢測有助于判斷結石風險或代謝異常,正常范圍在4.6-8.0之間。尿比重反映腎臟濃縮功能,數值異常可能提示腎功能障礙。葡萄糖和酮體陽性需警惕糖尿病或酮癥酸中毒,蛋白質持續陽性可能與腎小球損傷有關。尿膽紅素和尿膽原異常可能反映肝膽疾病。顯微鏡下紅細胞超過3個/HPF提示血尿可能,白細胞增多常見于尿路感染,管型出現可能提示腎實質病變。部分實驗室還會檢測亞硝酸鹽和白細胞酯酶作為尿路感染篩查指標。
檢查前應避免劇烈運動和過量飲水,女性需避開月經期。晨起第一次尿液濃度較高,適合檢測但并非絕對要求。服用維生素B2、利福平等藥物可能影響尿液顏色,檢查前應告知醫生用藥史。糖尿病患者需特別注意尿糖和酮體指標,高血壓患者應關注尿蛋白變化。檢查結果異常時,醫生可能建議重復檢測或結合尿培養、腎功能檢查等進一步明確診斷。日常應注意保持充足飲水,避免長時間憋尿,出現尿頻、尿痛或尿液顏色異常時應及時就醫。
文章版權及轉載聲明:
作者:yunbaotang本文地址:http://www.ntlljf.com/bao/157285.html發布于 11-04
文章轉載或復制請以超鏈接形式并注明出處孕寶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