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熱點新聞:2人篡改核酸檢測報告從菲律賓回國

博主:yunbaotangyunbaotang 2023-10-04 546 0條評論
摘要: 近日有關于2人篡改核酸檢測報告從菲律賓回國的問題受到了很多網友們的關注,大多數網友都想要知道2人篡改核酸檢測報告從菲律賓回國的具體情況,那么關于到2人篡改核酸檢測報告從菲律賓回國的...

近日有關于2人篡改核酸檢測報告從菲律賓回國的問題受到了很多網友們的關注,大多數網友都想要知道2人篡改核酸檢測報告從菲律賓回國的具體情況,那么關于到2人篡改核酸檢測報告從菲律賓回國的相關信息,小編也是在網上進行了一系列的信息,那么接下來就由小編來給大家分享下小編所收集到與2人篡改核酸檢測報告從菲律賓回國相關的信息吧(以下內容來自于網絡非小編所寫,如有侵權請與站長聯系刪除)

 

2人篡改核酸檢測報告從菲律賓回國

據中國駐菲律賓使館微信消息,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館近期根據國內通報,對從菲律賓回國的確診新冠病例進行逐一復核和倒查。經查驗,發現其中唐某、余某的原始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此二人通過篡改原始檢測報告的方式,將陽性結果篡改為陰性,騙取核酸碼乘機回國。這種公然違反中國防疫法規的做法,對同航班其他乘客和機組人員的健康安全造成很大危害,也給國內防疫工作帶來干擾,是極不道德、極不負責的行為。目前,使館已將此二人核酸檢測造假情況通報國內公安部門,將追究有關人員相應法律責任。

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館提醒廣大旅菲中國公民,務必嚴格遵守中國和駐在國各項防疫法律法規,切勿抱存僥幸心理,刻意隱瞞病情。涂改偽造核酸檢測報告,在菲律賓和中國都是違法行為,將面臨法律嚴懲。

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館高度重視在菲中國公民的健康安全,將一如既往全力為中國同胞提供服務與協助,并密切協調菲華抗疫委員會,從心理健康、醫療咨詢、核酸檢測和法律援助等方面及時回應我公民訴求,保護我公民合法權益,協助解決實際困難,為我有急難的公民有序回國創造便利條件。

相關資訊:使館通報:有中國人偽造核酸檢測報告回國!

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微信公號6月22日發布提醒,從俄羅斯乘機回國人員切勿偽造核酸檢測報告。全文如下:

根據國內民航主管部門有關要求,自俄羅斯乘機回國旅客在乘機前須出示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陰性報告單。

近期經多方查驗,仍有個別乘客偽造核酸檢測報告,故意隱瞞病情,造成不良影響和后果,對同航班其他乘客和機組人員的健康安全造成很大危害,對國內防疫工作帶來影響。目前造假人員正接受有關方面調查,并將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中國駐俄羅斯使館再次提醒廣大旅俄中國公民,嚴格遵守兩國各項防疫規定,切勿存在僥幸心理,刻意隱瞞病情,以身試法,偽造檢測報告。請近期回國人員務必在乘機前120小時內到中國駐俄各使領館公布的核酸檢測機構進行鼻咽拭子核酸檢測(非血清抗體檢測),并按規定及時提交航空公司查驗。

 

偽造核酸檢測報告 兩人涉嫌尋釁滋事被刑拘

北京大興公安昨日(13日)通報稱,前不久,大興龍湖天街一商戶員工郭某,在自己收到核酸檢測報告后,將原有的“陰性”二字通過軟件改成了“陽性”,并將修改后的圖片發給婁某,后者在明知該圖片系偽造的情況下,又發到自己的工作微信群內,店鋪經理信以為真,緊急匯報給了龍湖商場,造成了商場內部集體慌亂。

天宮院派出所接到商場報警求助后,通過與檢測機構核實,確定圖片系偽造。隨后二人因尋釁滋事罪被大興警方刑事拘留。

民警提示:抗疫一線很辛苦,請大家在保護自己、配合防疫的同時,一定要做到不造謠、不傳謠、不信謠。

偽造核酸檢測報告會受到什么樣的處罰

一、偽造核酸檢測報告涉嫌,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以其他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需要偽造核酸檢測報告證明自身健康狀況的,有兩種人:

1、一種是由于受檢測能力限制,無法做到應檢盡檢,而當事人又急需這一證明以滿足進入公共場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等目的的。

此時當事人對自身健康狀況如何并不知曉,如果最后證明其身體健康而持偽造核酸檢測報告證明的,可能面臨治安管理處罰或其它行政處罰;

如果最終檢測證明其是新型感染病人、病原攜帶者,其行為屬于拒絕執行衛生防疫機構依照傳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預防、控制措施的,引起疫情傳播或者有傳播嚴重危險,會被以妨害傳染病防治罪定罪處罰。

而此時幫助其偽造核酸檢測報告的機構或個人,視上述不同情況,可能被處以治安管理處罰或其它行政處罰,也有可能涉嫌構成妨害傳染病防治罪。過程中如果有偽造醫院等檢測機構印章的,還有可能構成偽造企業、事業單位印章罪,此時屬于牽連犯,應與妨害傳染病防治罪從一重罪論處。

2、另一種是已經確診是新型感染病人、病原攜帶者,或者屬于疑似病人,持虛假的核酸檢測報告證明進入公共場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的。

其明知其行為極有可能造成新型傳播,危害公共安全,構成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此時幫助其偽造核酸檢測報告的機構或個人,應視其對病人身體狀況明知的不同情況予以區分,如果其明知對方已經確診是新型感染病人、病原攜帶者,或者屬于疑似病人仍為其偽造核酸檢測報告的,應以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幫助犯定罪處罰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