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人是什么民族(金人是現在的哪里人)

博主:yunbaotangyunbaotang 2023-10-04 519 0條評論
摘要: 說起金朝和兩宋之間的沖突,公眾的記憶在主體是這樣的:北宋末年,金朝南征北宋,攻陷了北宋的京城開封,俘虜了徽欽二帝,自此北宋滅亡。而后經過一番周轉,最終金朝占領了淮河以北的土地,并且...

說起金朝和兩宋之間的沖突,公眾的記憶在主體是這樣的:北宋末年,金朝南征北宋,攻陷了北宋的京城開封,俘虜了徽欽二帝,自此北宋滅亡。而后經過一番周轉,最終金朝占領了淮河以北的土地,并且獲得了南宋的承認。

金朝是女真族的國家,因此被南宋知識分子視為蠻夷,甚至南宋的詩詞里面,還有描述淮河以北充滿胡虜氣息的內容。這就讓后世的知識分子又產生了這樣的一種印象:金朝從始至終都是一群沒文化的蠻夷所掌控的國家,國內文盲遍地。

 


而鮮為人知的是,其實金朝曾經自稱“漢人”,并且稱南宋為“蠻夷”,這其中原因何在?大宋:千年未有之變局

金人以漢人自居,稱呼南宋為蠻夷,這一場景讓很多人驚嘆金人是不是拿錯了劇本。但是這一幕,卻是真正在歷史上發生的。而這一切的原因,可謂說來話長。

近代學者認為晚清所面對的局勢,號稱中國歷史上三千年未有之變局,其實從某種角度來說,宋朝面臨的變局,屬于千余年來中原王朝未有的變局。

 


雖然漢朝面對過匈奴,唐朝面對過突厥。但是不論是匈奴還是突厥,其政權形態都是松散的奴隸制部落政權,不論是在行政執行力度還是財力汲取力度,乃至戰爭資源整合調度方面,都處于十分落后的狀態。因此,鼎盛的匈奴可以打敗剛誕生的漢朝,巔峰時代的突厥可以讓百廢待興的大唐臣服。但是,漢唐王朝作為封建制國家,比照匈奴、突厥,具有天然的制度優越性。因此,漢朝經過六十年休養生息,終于給了匈奴致命打擊:雖然西漢沒能做到對匈奴犁庭掃穴,但是匈奴基本上被漢朝打殘廢了:最起碼以往臣服于匈奴的東胡和西域,見匈奴頹敗,也紛紛不給匈奴面子了。

而這一切,在唐末發生了變化。

 


契丹首領耶律阿保機有感于中原制度的先進性,于是在漢人謀士的輔佐下,建立了仿照大唐體制的契丹國。雖然在耶律阿保機在世的時候,契丹國的體制照比正牌子的大唐(中原王朝)的體系制度,給人一種粗制濫造的嫌疑,但是,對于塞外部族來說,耶律阿保機這樣做,也算是開天辟地一樣的大事了。

 


而這一套體制,經過之后契丹帝王的修補,逐漸變得完善起來。以至于到了后唐末年,耶律德光擔任契丹皇帝期間,契丹已經成為稱雄一方的大帝國。而就在這時期,契丹朝廷從后晉朝廷手里,得到了后晉朝廷割讓給契丹的燕云十六州:對于契丹來說,燕云十六州的意義在于兩點:一來,這一農耕區域,可以讓契丹朝廷有著充足的財政和人力資源的補給。畢竟農耕地區的資源整合和調度是最容易的,二來,燕云十六州落入契丹之手,也意味著契丹進入中原可以做到長驅直入。對于契丹來說,這無疑是如虎添翼的優勢。

 


因此當北宋建立的時候,面對了前所未有的變局:一方面契丹和以往的匈奴、突厥不同,契丹是一個封建制政權;另一方面契丹是一個二元制帝國:契丹既有長城以北的優秀騎兵資源,也有農耕地區豐厚的財政補給。這一切都說明,宋朝對契丹并不具備任何優勢可言。

宋太宗也對契丹十分忌憚。因此宋太宗多次對契丹發動北伐,最終落了個慘敗逃亡的下場。

 遼金的抉擇

其實對于遼朝來說,將政權封建化讓大遼實現了強大。而想讓大遼建立完善的封建制度體系,則需要一套成熟的理論體系,來做到維持封建政權的運作。

耶律阿保機在世的時候,選擇了“抄作業”:即大遼開國不久,耶律阿保機就建設孔廟,表示尊孔子的學說為大遼的官方思想。此外,耶律阿保機也深知,大遼想要長期強盛下去,還需要人才的支持。于是,耶律阿保機不斷從漢人知識分子里面篩選人才。

換句話說:確立儒家的地位,以及重用漢族知識分子,是契丹皇帝所要支付的必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