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個人所得稅法 中國個人所得稅法全文

博主:yunbaotangyunbaotang 2023-10-10 492 0條評論
摘要: (一) 中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概念中國個人所得稅的概念是指政府根據稅收原則,從境內居民(含港澳臺居民)的營業收入、財產收益、工資薪金、其他所得中征收的一種稅種。個人所得稅的目的主要是根...

(一) 中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概念

中國個人所得稅的概念是指政府根據稅收原則,從境內居民(含港澳臺居民)的營業收入、財產收益、工資薪金、其他所得中征收的一種稅種。個人所得稅的目的主要是根據國家的經濟政策,通過稅收來調節人們的所得,實現均衡發展,并達到推動稅收制度改革、推進勞動生產率提高、促進宏觀經濟發展的目的。

(二) 中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涵義

中國個人所得稅法根據國家財政政策和社會發展,從一定的角度出發,劃分不同的稅務法規,制定個人所得稅的稅率安排和繳稅報稅制度,實行個人所得稅的職能、權限、義務和責任體系。個人所得稅法包括財政政策法規及其實施細則,部頒對個人所得稅的相關稅收征收管理制度,以及地方個人所得稅有關辦法、規章、管理規定等。

(三) 中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歷史

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個人所得稅是在公元前206年劉邦在關中地區實行的“田賦稅”,這是中國稅收制度的起點。1938年,抗戰期間,蔣介石提出實行“中華民國人民所得稅”,這可以被視為中國現代個人所得稅的開端。1954年,抗戰勝利后,中國共產黨主張取消“中華民國人民所得稅”,并在1956年推出了現代個人所得稅制度。1958年,中國國家稅務總局正式發布《個人所得稅條例》,這構成了中國現行的個人所得稅法的基礎性法規,標志著中國現代個人所得稅制度的形成。

(四) 中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性質

中國個人所得稅法是按照國家對營利性所得的不同征稅原則,根據個人所得稅征收來源和分類,分為國家規定和非國家規定的所得,設立和實施稅收制度和措施,依法征收個人所得稅的法律法規。主要特點為:以財稅秩序的原則為指導,落實財稅秩序的要求;以控制無功能性支出為主,調整收入分配和支出分配;以完善經濟技術結構為基礎,加快發展經濟宏觀調控能力;以拓展稅收來源為目的,規范稅收運行秩序;以提高稅收合理性為基礎,完善稅收分配制度;以推動改革發展為根本,規范稅收征收行政管理。

(五) 中國個人所得稅法的范圍

中國個人所得稅法(以下簡稱“個稅法”)是一部納稅人定繳和納稅義務規范性編纂,旨在界定收入應納稅收和財政收支關系的公法,由國家直接制定并于2019年7月1日施行。

一、個稅法性質

個稅法是一部綜合性、系統性的財政稅收公法,是實施稅收管理和調節收入分配的根本法律,也是個體的投資行為中不可或缺的法律依據之一。

二、個稅法的基本原則

(一)公平收稅原則

個稅法要求個體的收入征稅源于其權利和義務,稅收與公正有關,稅收偏好要得到合理的考慮和分配;

(二)有效管理原則

個稅法要求所得稅的計算標準和納稅會計準則,必須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及行政規章制度,要求一致性,完善性和實用性;

(三)健全政策原則

根據不同的收入來源、所得稅的定價等原則,個稅法規定了一些有利于納稅人有所減免的政策,以鼓勵不同的經濟行為,實現穩定的收入分配和經濟發展;

(四)動態管理原則

個稅法要求隨著時代發展不斷完善和改進,尊重實際需要,注重動態調整,努力滿足發展需求,實現社會公平正義,保護國民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

三、稅務管理機構及稅務程序

(一)稅務管理機構

根據個稅法的各項規定,由國家主管部門指定的稅務管理機構負責進行個人所得稅的檢查、收稅、調查等工作。

(二)稅務程序

根據個稅法的規定,被指定的稅務管理機構應當按照法定程序認定是否存在收入主體及其應納稅所得額,并按規定實施征稅。

四、個稅法的財政收入

根據個稅法的規定,被指定的稅務管理機構應當對納稅人的收入確認,并實施收稅程序,募集財政收入,對國家的財政收支產生貢獻。

以上就是關于“中國個人所得稅法”的五千字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