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庚背后的故事(韓庚當年在韓國的人氣)

博主:yunbaotangyunbaotang 2023-10-11 526 0條評論
摘要: 韓流,這個熟悉又有點久遠的詞,曾一度風靡全國,韓國的電視劇、電影、飲食和服飾,皆備受無數人追捧。 在此背景下,多位韓星轉戰中國內地發展,例如張娜拉、金喜善、安七炫,相反的...

韓流,這個熟悉又有點久遠的詞,曾一度風靡全國,韓國的電視劇、電影、飲食和服飾,皆備受無數人追捧。

 


在此背景下,多位韓星轉戰中國內地發展,例如張娜拉、金喜善、安七炫,相反的,也有不少中國藝人進入韓國發展,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正是韓庚。

韓庚17歲時被SM公司選中,在歷經兩年多的培訓后,以Super Junior成員身份正式出道,從此擁有一個可以寫進歷史的身份——第一個在韓國出道的中國人。

在公司的力捧下,韓庚與其他12名隊友,一度紅遍亞洲,開創流量新時代。

 


但韓庚這一路走得并不順利,家境貧寒、被公司壓榨無奈回國、黑料纏身、遭遇“封殺”,雖身為開路人,卻嘗盡了無數不為人知的酸楚,雖是一代頂流,卻也陷入事業低谷,雖是天之驕子,卻也被命運為難。

從萬人追捧,到如今的“銷聲匿跡”,讓人不禁發問,韓庚成過氣偶像了?不是手握一副好牌嗎?回國11年他都經歷了什么?

一、從學舞少年到人氣偶像

17歲之前,韓庚從未想過要當明星偶像,用他的話說,我是湊了巧被選為藝人。

 


很難想象,這位花樣美男子是個地地道道的東北爺們,出生在黑龍江的韓庚,自小熱愛舞蹈,可惜窘迫的家境,難以支撐起他的夢想。

即便如此,靠打工為生的父母,硬是咬著牙將12歲的兒子送到北京去學習。

在舉目無親的城市里,他睡過狹小昏暗的地下室,坐車身上沒帶錢,被迫幫售票員拉客才得以免票。

 


這邊韓庚為了生活艱難奮斗,那邊SM公司老板李秀滿正規劃著如何借著韓流熱度,進軍中國市場。

早在九十年代末期,李秀滿就已經在中國開始挑選人才。2001年,他在三千人的比賽中,挑選出17歲的韓庚。

那時可能誰也沒想到,這個留著長發,又痞又帥的中國少年,會帶領韓流席卷亞洲,成為“藐視”娛樂圈的頂流。

 


在簽下那一紙合約后,父親沒一點愉悅,因為他覺得自己是把兒子給賣了,內心很愧疚,可韓庚一心只想賺錢,改變自己造福父母。

2003年,畢業之后,韓庚獨自前往韓國,開始為期兩年多的艱苦訓練。

命運總會眷顧努力的人,2005年11月,韓庚正式加入Super Junior組合,與12位隊友正式出道,開始屬于他們的潮流時代。

 


這群年輕小伙,在公司的包裝下,發專輯開演唱會,迅速成為韓國乃至亞洲數一數二的人氣男團。

從劈叉壓腿的小男孩,到星光閃耀的偶像,韓庚一路艱辛,也一路收獲。

可欲戴王冠,必承其重,風光的背后,實則是道不盡看不見的心酸與黑暗。

二、巔峰時與公司解約

韓國娛樂圈的黑暗與復雜,似乎是歷來已久。

公司為獲得更多更大的利益,將藝人們的工作通告排得滿滿當當,時間一長,誰能受得了?

 


韓庚雖人帥流量高,但終究是外國藝人,排外的環境因素,曾讓他被人按在角落里狠狠打一頓,失落、委屈、孤單,充斥內心。

 


工作上各種條款限制不說,還被區別對待,例如有規定提到外國藝人在韓國只能和三個電視臺簽演出合同。

 


不想放棄表演機會的韓庚,只能被迫戴上聞起來臭臭的面具,同樣是在舞臺上表演,別人可以大方地在鏡頭前露臉,自己卻只能以面具示人,仿佛是角落里一個不起眼的小配角。

出道第二年,韓庚帶著團隊回國發展,超高的人氣讓他們邀約不斷,登遍國內各家衛視,那時打開電視,無論是哪個臺,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

 


可即便是大獎不斷,賺得盆滿缽滿,外人始終是外人,公司曾在韓庚不知情的情況下,多次給他推掉工作,例如錯過《花木蘭》的男二號,錯過林依晨mv的男主,錯過化妝公司的代言。

除了這些不公平的對待,還有身體上吃不消,以及公司不想讓韓庚往演員方向發展,這才是最關鍵的。

回國后,從紅遍亞洲到銷聲匿跡,韓庚與他的11年


2009年12月,韓庚向法院請求判決與SM公司的合同無效,隨后他獨自坐上飛機回國,回到自己熟悉的地方。

韓庚能做出此決定,是需要莫大的膽量與勇氣的,因為誰也不知道,前方是一馬平川,還是萬丈深淵。

三、韓庚如何將一副好牌打爛

韓庚是幸運的,回國后,他選擇剛成立不久的樂華公司,雖然它還不夠強大,但擁有足夠的自主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