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個月嬰兒聰明的表現(寶寶的大腦發育與睡眠密切相關)
自從生了孩子之后,小筱一直都是處于身心疲憊的狀態,畢竟初次照看寶寶,對于小筱這個新手寶媽來說,可是一件比較棘手的事情。
不過,俗話說“熟能生巧”,在經歷了漫長的養娃生活之后,小筱逐漸地在養娃方面熟練了起來,養娃的心態也逐漸平衡了,養娃的效率也逐漸提高了,并且小筱也能夠騰出一點時間來好好休息了,自然精神就好多了。
于是,小筱的寶寶在睡覺的時候,小筱就不必要也跟著馬上休息了,小筱就有時間看看睡夢中的可愛寶貝了。
但是,這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小筱的寶寶在睡覺的時候,竟然會時不時地面帶微笑,這樣的情況讓小筱有點始料不及。
在小筱的意識中,年齡小的寶寶,應該還不具備這么豐富的情感和思想。但是,事實就發生在自己的眼前了,由不得自己不相信。
其實,小筱的寶寶之所以在睡覺的時候出現微笑的情況,就是寶寶大腦發展的一種表現。
這些表現不一定代表著表面的意味,就比如寶寶在睡覺的時候微笑,并不一定是由于寶寶十分的開心而導致的。
那么,寶寶的大腦發育情況,與睡眠之間究竟會存在怎樣的 關系呢?
寶寶大腦發育與睡眠表現關系密切,媽媽要懂
《大眾健康》中提到:孩子的睡眠質量會直接影響孩子的發育,如果睡得好,那么對孩子的大腦發育也會更有利。
而寶寶的睡眠狀態,其實就已經給我們反饋了大腦發育的信息,只是很多媽媽不知道而已。
那么,寶寶不同的睡眠狀態,代表寶寶的大腦發育如何呢?
①睡覺的時候莫名微笑
小筱的寶寶就屬于這種情況,大多數的家長都認為這是寶寶開心快樂的一種表現,看到寶寶天使般的笑容之后,不少的家長都認為自己的寶寶是健康的,絲毫沒有考慮過,其實有時候寶寶在睡眠中的微笑,未必是寶寶覺得很開心。
因為在寶寶年齡很小的時候,寶寶的自控能力是比較差的,也就是寶寶無法有效、準確地來控制自己的身體組織。
就好比年齡小的寶寶無法很好地控制自己的雙手進行物品抓取,不能夠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語言表達等等。
所以,寶寶如果在睡覺的時候面露微笑,也并不代表寶寶一定就是開心了。
而寶寶之所以會經常面帶微笑,其實,是一種寶寶對于外界刺激的回應,微笑代表的可能是開心,也可能是激動等。
而微笑這個表情,雖說看起來十分的簡單,但是要完成這個表情卻需要多神經的聯動,如果說寶寶已經能夠面露微笑了,那么,說明寶寶的大腦發育是非常健康的,因為只有健康的大腦,才能夠做出正確的微笑表情。
②睡覺時身體也很活躍
有很多的家長會發現,自己的寶寶,在晚上睡覺的時候,經常會變得十分不安分。
比如寶寶有時候會出現扭來扭去的情況,有時候會出現轉圈翻身的情況,要不就是把被子踢得老遠,要不就是伸手臂似乎要找東西,要不是拽被子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的,要不就是拱屁股等等,反正就是不能夠安安靜靜的好好睡覺。
對于這種情況,有些家長認為是睡眠環境問題,有些家長認為是孩子不舒服等等。
確實,孩子睡覺不踏實,和環境等因素是有關系的,但并非全部都是因為一些外界因素的干擾,還有來自于寶寶本身的因素。
這種因素,就是寶寶的大腦發育程度。要知道,寶寶在睡覺時產生的所有不安分行為,其實都是一種寶寶對于外界刺激的一種回應行為。
如果孩子沒有達到一定的大腦發育階段,是無法做出這些回應的,就像是寶寶剛出生的時候,是不會翻身的,但是再長大一段時間之后,就會出現睡眠中翻身的情況。
所以,睡覺的時候身體越是活躍,說明寶寶的大腦發育越好。
當然,看到寶寶睡覺的時候不安分,家長不要只沉浸在寶寶大腦發育的喜悅上,而更需要找出導致寶寶不好好睡覺的原因,并排除。
③睡覺時會發出聲響
有時候在和寶寶一起睡覺的時候,我們能夠發現寶寶會在睡夢中出聲。
比如,有時候家長會發現,寶寶在睡覺的時候,不知道什么原因突然就開始哭泣了,但是當家長起床仔細觀察之后,卻發現寶寶根本不是因為餓了,或是大小便等不適的原因,而哭泣的,那是因為什么哭泣的呢?
這其實是因為寶寶的感官發育良好的表現,因為寶寶很可能是因為在睡夢中聽到了噪音等,導致自身產生不適而哭泣的。
有時候寶寶在睡覺的時候還會笑出聲、喃喃自語等,其實這都是寶寶大腦發育的一種表現,說明寶寶的大腦發育得更加完善,感官等能力更加強悍。
寶寶大腦的發育,有三個黃金期,媽媽把握住,寶寶更聰明
《養生保健指南:中老年健康》中說道:寶寶出生后,大腦才真正進入了長質量的時期。
也就是說,在某種角度來看,寶寶出生之后,大腦才算是真正地開始發育。
出生0-6個月齡:大腦發育完成度超過一半
寶寶半歲之前,也就是寶寶剛出生到6個月齡的這段時間,是寶寶的大腦發育速度最快的一個階段。
在這段時間內,寶寶的大腦發育完成度將會達到50%以上,家長們也會發現,寶寶在這短短的半年時間內,將會快速地擁有各種感官能力。
所以,在這段時間內,家長一定要注意寶寶的睡眠情況,只有給寶寶建立優質的睡眠狀態,寶寶的大腦才能夠順利地健康發育。
6月齡~3周歲:大腦發育完成度逾九成
當寶寶6月齡之后,寶寶的大腦發育速度就會逐漸地減慢,這主要是因為在這段時間內,大腦的發育程度已經達到大半。
但是大腦的利用程度并不高,所以寶寶的發育方向將會由“基礎設施”逐漸轉向能力開發和掌握方面。
我們能夠發現這個階段的寶寶逐漸會掌握很多的能力,并且熟練這些能力,就像是寶寶走路、吃飯、說話等等,這都是一種對于大腦的開發表現。
在這段時間內,我們仍舊需要保持孩子的睡眠質量,這樣孩子才會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對大腦的開發啟蒙當中。
3周歲~6周歲:大腦發育基本完成
這個階段內,寶寶的大腦已經發育得差不多了。不過,雖說這段時間內寶寶的大腦發育進度比較慢,但是卻仍舊不可小覷,一定要注意保證寶寶的良好睡眠。
因為寶寶在這段時間內將會進入更為頻繁的大腦使用階段,如果說寶寶睡不好,那么就可能會影響寶寶對于大腦的利用。
正確對待寶寶的睡眠,寶寶的大腦發育會更好
《幼兒教育導讀:家長版》中提到:“睡眠是生命中一個重要的生理過程,有助于消除疲勞、保護大腦”。
所以,只有寶寶睡得好,大腦才會發育得更好。
?注意觀察寶寶的睡眠狀態
寶寶是很難控制自己的睡眠的,所以寶寶的睡眠 好不好,就需要家長多關注了。
家長要進行睡眠記錄,并且認真地去觀察寶寶在睡眠時出現的所有情況,將寶寶睡眠時所產生的情況都記錄下來,這樣有利于家長詳細地了解寶寶的大腦發育情況,同時有助于家長幫助寶寶建立優質睡眠。
?及時解決寶寶睡眠時遇到的問題
當家長發現寶寶在睡覺的時候出現一些干擾寶寶睡覺的問題時,家長要盡快地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比如寶寶很小的時候可能會出現晝夜不分的情況。
其實這是因為寶寶需要大量睡眠的原因,這時候家長就需要適應寶寶的生理特征,將屋內的窗簾拉上,為寶寶創造一個良好的睡眠環境,而不是非得讓寶寶白天起床、晚上睡覺。
因為寶寶最初的睡眠時間要達到20小時/天,根本沒辦法整個白天都精精神神的。
?保持良好的心態
對待寶寶一定要有耐心,這樣才能夠正確地育娃,才能夠讓寶寶健康的發育。
寶寶在睡覺的時候出現哭鬧等行為,其實是一種非常正常的行為,家長不要因此而產生過大的負面情緒,因為負面情緒可能會導致家長使用一些不當的方式來對待寶寶。
比如有些家長喜歡過分地搖晃寶寶,感覺這樣能夠讓寶寶處于舒適的狀態,從而快速入睡。但其實這種方式只會導致寶寶出現搖晃綜合癥,危及到寶寶的健康與安全。
寫在最后
寶寶的大腦發育是與寶寶的睡眠狀態息息相關的,睡眠不但能夠表現出寶寶的大腦發育程度,還直接影響著寶寶的大腦發育狀態。
所以,家長除了從睡眠中獲悉寶寶的大腦發育情況之外,更需要為寶寶保持一個良好的睡眠環境,讓寶寶擁有高質量的睡眠,這樣大腦才能夠更加健康地發育。
作者:yunbaotang本文地址:http://www.ntlljf.com/bao/43704.html發布于 2023-10-21
文章轉載或復制請以超鏈接形式并注明出處孕寶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