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是在地震帶上嗎

博主:yunbaotangyunbaotang 2023-11-02 494 0條評論
摘要: 常州是在地震帶上嗎?常州在地震帶上嗎?這個問題的答案是,也在,也不在。在,是因為從溧陽段開始,向東這段都是一個地震帶。但是,又不是很大的地震帶,會有地震。但不會有大地震。因此,從7...

常州是在地震帶上嗎?

常州在地震帶上嗎?這個問題的答案是,也在,也不在。在,是因為從溧陽段開始,向東這段都是一個地震帶。但是,又不是很大的地震帶,會有地震。但不會有大地震。因此,從70年代溧陽地震到現在,常州一帶沒有發生過大的地震。即便有,也是沒有什么感覺的地震。

此次常州發生的4.2級地震,所以引起巨大反響,主要是在常州市區的地震,受震地區都是城市居民,感覺更為強烈,影響更大。特別是樓房,震動還是很嚴重的,導致居民恐慌度比較強。如果不是在常州市區,或許感覺不會那么強烈。

所以,還是要提醒廣大市民,多學點地震逃生知識和增強防護意識,如果真的發生比較大的地震,要學會自我保護。至于此次地震后,還會不會發生更強地震。要聽地震管理部門的,不要道聽途說,更不要以訛傳訛,那樣會使居民恐慌的,也是不利于社會穩定與安寧的。



在地震帶上。

常州溧陽1974年5.5級和1979年6.0級兩次地震的震中距離相距3公里,屬于同源地震,致使房屋倒塌10多萬間,人員傷亡3千多人,直接經濟損失近3億元。

2012年5月22日也是常州溧陽發生m2.5級地震,當地有震感!

上圖為江蘇南部斷裂分部及歷史地震分部,常州正好處于斷裂層,因此常州在地震帶!



我國地處歐亞板塊東南部,地質構造復雜,受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的擠壓作用,地震斷裂帶十分發育,地震活動范圍廣、強度大、頻率高。地震,簡而言之就是地面震動,但完整的解釋應該是指在地球內部某處激發的能量波,向上傳播到地面時因受阻而快速釋放能量,造成地面振動、晃動或破裂的現象。也就是說,一次地震產生過程由三個階段組成:能量激發、能量傳播和能量釋放。人的感官能直接覺察到的地震前兆稱為地震的宏觀前兆,簡稱宏觀前兆。比較常見的有,水位、水質異常,動、植物的習性異常,電磁場異常等。震前井水等地下水的異常變化,主要表現為水面陡漲陡落、變色變味、翻花冒泡、溫度升降,泉水流量的突然變化,溫泉水溫的突然變化。那么本文將為你介紹關于常州地震帶發布的一些信息以及常州歷史上上的地震記錄相關知識,地震來了我們該怎么逃生和注意事項。

一、常州歷史上的地震記錄。

  1979年7月9日,江蘇省溧陽縣發生6級地震。該地區1974年4月22日曾發生過一次5.5級地震,兩次地震的震中位置才相距3公里,震源深度也相當,可視為同源地震。

  2012年5月22日14時4分,在常州溧陽地區(北緯31.47度,東經119.22度)發生M2.5級地震,此次地震造成溧陽當地有感。



整個太平洋的沿岸地帶是地球上地震和火山最高發的地段。

常州離黃海這么近,肯定在地震帶上啊,只是說在平原地帶,震感沒那么強烈,而且我國沿海的大陸架也比較平坦,并沒有海底火山之類的噴發活動,但是不可掉以輕心,地震不常來,但一旦有個烈度比較大的那破壞力太大了,而且平原地帶的震源深度一般較淺,所以同等等級下的地震烈度也比較大,所以,我們一定要多注意安全,不可大意。


在地震帶上。位于茅山斷裂帶和其他兩條斷裂帶的交匯。

常州建邑于春秋時期,周靈王二十五年(公元前547年),因吳王壽夢之子季札不愿繼承王位,躬耕于舜過山(今江陰申港西)。吳王余祭遂就地冊封季札,命名為延陵,這是常州歷史上見諸文字最早的名稱,也是常州建邑之年。當時的延陵具體區域很大,大約涵蓋今常州、無錫、武進、江陰、丹陽一帶。

歷史上曾發生過三次地震,1974年4月22日的5.5級地震、1979年7月9日的6級地震和2012年5月22日的M2.5級地震。


常州2021年12月22日晚9點46分,在天寧區(北緯31.76度,東經120.00度)發生4.3級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周邊無錫、蘇州、南京、上海等地都有震感。

地震發生時,我正在主臥飄窗上辦公,突然感覺樓在擰動,還伴隨著很響的異響。持續時間不長,大概4-5秒的樣子。完了之后我才反應過來,地震啦!還向窗外大聲喊了一嗓子,然后趕緊匆匆下樓去了。

我仔細查了一下資料,常州不在主要的大的地震帶上,但是溧陽、金壇地區處在小的地震帶上。像這次發生在市區天寧這邊的地震還是真的挺罕見的。

常州主城部分位于奔牛凹陷區內,地質構造比較復雜。市區新閘附近,曾在公元999年發生過5級地震。據志書資料,我國歷史上有地震記載以來(公元前780年至現在),江蘇省境內陸地上的最大地震為6.0級,且只發生過兩次,一次在揚州附近,發生于1624年2月10日16時左右,一次發生在溧陽的上沛東南,時間是1979年7月9日18時57分。特別是溧陽地區,除了1979年的地震,1974年4月22日也曾發生過一次5級地震,兩次地震的震中位置才相距3公里,震源深度相當。

所以不管是歷史上,還是近現代,常州這邊基本沒有發生過什么大的地震,發生在市區的就更少了。

不過1996年,常州市還是被國家列入地震重點監視防御區,2001年,常州市又被國家確定為全國提高抗震設防標準的城市(設防標準由0.05g提高到0.10g)。《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18306-2015)修訂前,常州市抗震設防要求明確規定為7度設防,蘇州、無錫為6度設防,修訂后,蘇、錫、常均為7度設防的城市。

不過常州這邊確實不處在太大的地震帶上,所以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安全的。不過防范未然還是要的,畢竟地質環境也是在不斷變化的。

這里提一下東經120度,常州是這條經線唯一穿城區而過的地級市。

東經120度之前也發生過幾次小的地震了:

據浙江省地震信息網消息,2月4日清晨5時,在溫州文成、泰順交界地段(東經120度北緯27.68)發生里氏3.7級地震,今天早上相繼發生多次余震,中午11時30分,余震震級一度達到4.0級。

據中國地震臺網消息,2012年07月13日09時46分在山東省煙臺市萊州市(北緯37.1度,東經120.0度)發生3.2級地震,震源深度7公里。

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2014年11月21日11時29分在南海(北緯20.4度,東經120.1度)發生5.4級地震,震源深度6千米。

中國地震臺網自動測定:2021年12月14日11時20分在印尼弗洛勒斯海附近(南緯7.64度,東經122.21度)發生7.4級左右地

.......

不知道這次常州發生的4.3級地震和這些地震有沒有什么聯系,希望地震專家能給大眾解釋一下,科普一下。

平安是福,我怎么有種劫后余生的感覺,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