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的象形字(里面有三只鳥兒)
想知道為啥?那就繼續往下看。
鳥,天空的寵兒,自由地翱翔在藍天,多么令人羨慕!
也許是太羨慕了,我們的祖先就發明了弓箭——得不到你的能力,我就要得到你的身子!
于是,鳥兒就成了我們的盤中餐。
古代弋射收獲畫像
可能是獵殺得太過分,今天咱地球上的鳥類已經不多了。
但是在上古時代,鳥的種類和數量之多,遠遠超出你的想象。
不信你看我們的漢字,和鳥相關的有多少?

常見部首為“鳥”的字
鳥字旁的字幾乎都和鳥有關。
但你知道“集”、“雙”、“奮”、“歡”這些字也都和鳥有關嗎?
不過可以理解,畢竟這是我們現在常寫的簡化字,你看不出來很正常。
寫出它們的古字形,你就知道為啥了。
雧雙奮歡
發現沒,他們都有構件“隹”——讀zhuī。《說文解字》云:“鳥之短尾之總名也。”
是個象形字,金文字形就是鳥的樣子。
隹 金文
鳥 金文
鳥是沒跑了,可看著尾巴也不短啊。
這你得去跟許慎嘮,是他要這樣解釋的,并且他認為“鳥”是“長尾禽總名”。
一一對應,沒毛病。你看,麻雀是短尾巴鳥,“雀”就是隹部;喜鵲是長尾巴鳥,這個“鵲”就是鳥部。
而且因為是短尾鳥,“隹”也引申出了短小幼小的含義。比如雛鳥的“雛”、稚子的“稚”。
再說回“集”“雙”“奮”“歡”這幾個字,和鳥到底有什么聯系呢?
先來說“集”。看它的古字形:
雧
誒,好多只鳥在樹上!
沒錯,這就是“集”的本義——群鳥棲于樹上。
它的上半部分是“雥”,讀zá,三個“隹”疊在一起,群鳥沒錯了。
群鳥蹲在樹上,不正好是聚集在一塊兒嗎?所以引申出我們常用的聚集、集合、集體等意義。
漢字小知識
其實“集”還有另外一個古字形——雦,也讀jí,《字匯補》記載:“雦,古集字。”
估摸著是古人覺得寫“雧”太麻煩了,就想把底下的木給省了。
但這一省,不和“雥”一樣?于是把三個隹給并排放,好做區分。
不過,雦還真有另外一個意思,同雥,群鳥。
這么看來,古人造字是既講究又不那么講究。
作者:yunbaotang本文地址:http://www.ntlljf.com/bao/50767.html發布于 2023-11-14
文章轉載或復制請以超鏈接形式并注明出處孕寶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