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澍作品集(王澍全球建筑作品集)
上一期,我們一起認識了建筑師王澍。他的作品巧妙地結合了文化傳統、工藝和休閑元素。他經常學習中國農村的建筑風格,并且喜歡那個學校美麗的自然風光。王澍用自己的現代建筑語言,用西方人能理解的方式,向世界詮釋中國文化。
今天,和你一起欣賞他的16件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作品。
1987年浙江杭州《家的房間》
在自己房子的設計上,王澍做了大量的思辨,批判了當代中國的住房制度,并表示要把自己的房子當成一座城市,當成城市中的“花園”。然而最后的結果卻只有八件木質家具。王澍用八間住不下的房子來形容這組作品。在他的作品中,他賦予了他深刻的哲學思辨內涵,無論作品的規模如何。
2000年江蘇蘇州蘇州大學鄭文學院圖書館
2001浙江杭州垂直住宅
該項目位于杭州東南的錢塘江畔,圍繞“錢江時代”主題進行設計,定位為集居住、商住、生活服務、商業服務于一體的生態建筑公園,展現錢江時代的城市新風貌。2003年,該項目獲第十屆全國美展銀獎。2008年,他獲得德國全球高層建筑獎提名。
2007年浙江杭州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
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堪稱最能體現王澍建筑觀點和風格的建筑。2005年,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一期工程榮獲《中國建筑藝術年鑒》學術獎。
2005年江蘇南京三和居
三宅,占地655㎡,是王澍在四方當代藝術湖區設計建造的建筑。是他的“中國屋”范式的具體操作,整體呈現出一種和諧自然的禪意環境。
2006浙江寧波吳三坊-寧波
寧波五三坊是王澍和陸文宇設計的五棟實驗建筑。建筑包括茶室、畫廊、咖啡廳和管理室。建筑技術包括“瓦墻”、異形結構和傳統夯土技術,體現了王澍的“新鄉土”風格,此后一直用于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二期工程和寧波博物館。
2005年,該項目榮獲豪瑞可持續建筑大獎賽亞太區榮譽獎。
2005年寧波美術館,浙江寧波
2006年威尼斯花園
該園是第十屆威尼斯國際建筑雙年展的中國館。2006年,王澍帶著他的66000塊舊瓷磚參加了威尼斯雙年展。在“大都市”的主題下,他用竹子和瓦片建造了中國館“瓦園”,“重建了所有人都忘記的東西”,讓外國游客認可了王澍的“中國化”經營。
2006年浙江金華瓷房子-金華
2008年浙江寧波博物館-寧波
2009浙江杭州南宋御街
2010年上海世博會浙江寧波滕頭案例館-寧波
寧波滕頭案例館位于上海世博園更佳實踐區北部,毗鄰Xi大明宮館和沙特麥加館。展廳總建筑面積為1200平方米。案的外觀是一棟兩層樓,古色古香的江南民居。館內布置有“天籟之音”、“自然體驗”、“活動影像”、“互動簽名”等特 *** 域。
2010威尼斯圓頂的衰落
2010年,作品《腐朽的穹頂》在第12屆威尼斯國際建筑展覽雙年展上展出。王澍將傳統與全新的技術聯系起來,獲得了今年威尼斯建筑雙年展的特別獎。
2016浙江文村-杭州
董文村是王澍的之一個農家樂項目,也是富春山亭建設改造的實驗村。從2012年開始,王澍和妻子陸文玉就陸續趕往這個鮮為人知的村莊,以灰、黃、白三色基調,夯土墻、抹灰泥墻、杭徽石墻、剁假石的立面設計,呈現他理想中的美麗宜居的村莊。
2016浙江富春山館——杭州
富春山亭,位于富陽區廬山南麓,由博物館、美術館、檔案館組成。
王澍以富春山居圖為背景和主題設計,融入現實的城市景觀環境,以主山、次山、遠山的方式布局建筑,使之成為富春山居圖的建筑版。
2016浙江烏鎮互聯網國際會展中心——烏鎮
作者:yunbaotang本文地址:http://www.ntlljf.com/bao/52148.html發布于 2023-11-17
文章轉載或復制請以超鏈接形式并注明出處孕寶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