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文言文閱讀題及答案人教版(小升初文言文閱讀題及答案)

博主:yunbaotangyunbaotang 2023-11-18 479 0條評論
摘要: 今天小編蘇蘇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小升初文言文閱讀題及答案人教版,小升初文言文閱讀題及答案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1、第一組(一)   鄭人有欲買履者,先...

今天小編蘇蘇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小升初文言文閱讀題及答案人教版,小升初文言文閱讀題及答案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第一組(一)   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2、 至之市,而忘操之。

3、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4、” 反歸取之。

5、及反,市罷,遂不得履。

6、人曰:“何不試之以足?”曰:“寧信度,無自信也。

7、”   1.翻譯句子。

8、   ①鄭人有欲買履者:   ②先子度其足:   ③而置之其坐:   3.鄭人買履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4.文中的 之字解釋。

9、   ①而置之其坐( ) ②至之市( ) ③而忘操之( ) ④反歸取之( ) ⑤何不試之以足( )  (二)   王冕者,諸暨人。

10、七八歲時,父命牧牛隴上,竊入學舍,聽諸生誦書;聽已,輒默記。

11、暮歸,忘其牛,或牽牛來責蹊田,父怒撻之。

12、已而復如初。

13、母曰: “ 兒癡如此,曷不聽其所為? 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14、夜潛出坐佛膝上,執策映長明燈讀之,瑯瑯達旦。

15、佛像多土偶,獰惡可怖,;冕小兒,恬若不知。

16、   1.解釋加點字   ①竊入學舍 竊:( )②輒默記輒 ( )③兒癡如此 癡( )  ④恬若不見 恬 ⑤父怒撻之 撻( ) ⑥曷不聽其所為 曷( )  2.翻譯句子   ①王冕者,諸暨人( )  ②夜潛出坐佛膝上,執策映長明燈讀之( )  3.王冕能成為畫家的原因?( )  (三)   北人生而不識菱者,仕于南方,席而啖菱,并角入口。

17、或曰:“啖菱須去殼。

18、”其人自護所短,曰:“我非不知,并殼者,欲以去熱也。

19、”問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產,此坐強不知以為知也。

20、   1.解釋加點字   ①席而啖菱 啖( ) ②欲以去熱也去( )  2.翻譯句字。

21、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產,此坐強不知以為知也。

22、( )  3.閱讀本文,說說你對北人“強不知以為知”的看法。

23、   (四)   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

24、”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25、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1.解釋加點字。

26、   其劍自舟中墜于水 自( )是吾劍之所從墜是( )  2.翻譯句子   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  從表達方式上看,選問中前兩句的是( ),最后一句是( )。

27、   5.文中刻畫楚人運用了哪些描寫方法?突出了他什么特點?( )  6.這寓言叫什么?他說明了什么道理?  參考答案:   一、1 ①鄭國有一個想要買鞋的人。

28、   ②先自己測量自己的腳。

29、   ③然后把尺子放在他的座位上。

30、   3 不要墨守陳規,按教條辦事,要知道變通,擺脫腐朽思想的束縛。

31、   4 ①代詞,指尺子; ②到……去; ③代詞,指尺子; ④代詞,指尺子; ⑤代詞,指鞋。

32、   二、1 ①竊:偷偷地; ②輒:就; ③癡:形容極度迷戀某種事物; ④恬:坦然; ⑤撻:用鞭子打。

33、 ⑥曷:同“何”,怎么,為什么。

34、   2 ①王冕是諸暨縣人。

35、   ②一到夜里,王冕暗地走出來,坐在佛像的膝蓋上,拿著書就著佛像前長明燈的燈光讀書。

36、   3 吃苦耐勞,勤奮學習。

37、   三、1 ①啖:吃。

38、 ②出:驅除。

39、   2 菱是在水中生長,而他說是在土中生產,這是本來不知道的事情卻硬說自己知道。

40、   3 自己不懂的事物,不虛心求教,反而自吹自己知道,結果鬧出笑話,充分反映出這個北方人的愚昧。

41、(其它答案合理均可)  四、1 ①自:從。

42、 ②是:這。

43、   2 船已經前進了,而劍不能前進。

44、像這樣尋找劍,不也太愚蠢了嗎?  3 記述; 議論。

45、   5 語言描寫和動作描寫;  更加具體地楚國人的死板、愚昧。

46、   6 刻舟求劍;這則寓言告訴我們要考慮情況的變化,按照事物的發展來辦事。

47、 第二組 (一)約不可失   魏文侯與虞人期獵。

48、是日,飲酒樂,天雨。

49、文侯將出,左右曰:“今日飲酒樂,天又雨,公將焉之?”文侯曰:“吾與虞人期獵,雖樂,豈可不一會期哉?”乃往,身自罷之。

50、   注釋:魏文侯,戰國時魏國國君,在諸侯中有美譽。

51、   虞人:掌管山澤的官。

52、   罷:停止,取消。

53、   1. 解釋文中加點詞的含義。

54、   (1)魏文侯與虞人期獵( )  (2)是日,飲酒樂,天雨( )  (3)公將焉之( )  (4)豈可不一會期哉( )  2. 與“公將焉之”中“焉”字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 且焉置土石 B. 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3. 翻譯下面句子。

55、   乃往,身自罷之。

56、   4. 這則小故事中,魏文侯表現出來的 品德至今還值得我們學習。

57、   參考答案:   (1)① 打獵 ② 下雨 ③ 到、往 ④ 約定的時間   (2)A(疑問代詞哪里)  (3)于是前往(赴約),親自取消了(打獵)  (4)守信   (二)   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

58、于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

59、   1. 下列語句,誦讀節奏正確的一項是( )   A. 婦亦 / 起大呼   B. 又夾百千 / 求救聲   C. 雖人 / 有百手,手 / 有百指   D. 不能 / 名其一處也   2. 選出對加點詞理解正確的一項( )   A. 雖人有百手雖:雖然   B. 不能指其一端指:手指   C. 不能名其一處名:說出   D. 幾欲先走走:走開   3. 對劃線語句,理解、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A. 從正面描繪了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藝。

60、   B. 反映出口技表演者的內容非常恐怖,令人膽戰心驚。

61、   C. 寫觀眾對口技表演的反應,寫出了臺上臺下互相呼應的情景。

62、   D. 寫觀眾對口技表演的反應,從側面表現了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藝。

63、   4. 下列說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A. 聽口技表演的人很多。

64、   B. 表演者和觀眾面對面坐在一間屋里。

65、   C. 表演者所用道具非常簡單。

66、   D. 表演者還沒開始表演就抓住了聽眾。

67、   參考答案:   1. D A項應為“婦/亦起大呼”,B項應為“又夾/百千求救聲”,C項應為“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

68、”   2. C “雖”是“即使”;“指”是“指明”;“走”是“跑”。

69、   3. D 畫線句的用詞都是觀眾的反應,因為這種反應是表演者引起的,所以從側面表現表演者的高超技藝。

70、   4. B 根據“施八尺屏障”可知表演者與聽眾隔開的。

71、 愿對你有幫助!!!。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