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腔粘連不可以隨意做三代試管嬰兒(需要做好這些準備才行)

博主:yunbaotangyunbaotang 2023-12-01 480 0條評論
摘要: 在人體的盆腔深部,有一個安靜而又隱蔽的小宮殿,我們稱她為子宮,猶如地球上有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美景,在巢分泌的激素作用下,小小的子宮內每月也演繹著增生期、分泌期、月經期的變化,周而復...

在人體的盆腔深部,有一個安靜而又隱蔽的小宮殿,我們稱她為子宮,猶如地球上有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美景,在巢分泌的激素作用下,小小的子宮內每月也演繹著增生期、分泌期、月經期的變化,周而復始,從而有了月經的來潮。有了月經的來潮,平淡的日子增加了色彩,直至有助孕,這種平靜的生活被打破了。

子宮受到了創傷、感染等魔頭的攻擊,若子宮內膜損傷嚴重,且恢復進程參差不齊,較終一部分宮腔粘連出現了。據觀察,妊娠后子宮內膜損傷約占70-80%,常見原因為產后或流產后吸宮、刮宮等,由于妊娠期間子宮柔軟且很敏感,以及低雌狀態不利于子宮內膜修復,同時感染助孕內膜再生修復,導致宮腔滿目瘡痍,纖維化形成,宮腔粘連——便如此應運而生了。

宮腔粘連形成的原因

由于多次人工流產或刮宮,導致的子宮內膜基底層損傷,從而導致宮腔粘連的發生。宮腔粘連對于年輕婦助孕,會出現月經量減少、下腹痛、習慣流產、甚至繼發不孕等癥狀。

隨著宮腔手術的增加,宮腔粘連的發病率隨之增加。目前我國宮腔粘連發生率居世界助孕,其具體確切發病機制尚不十分清楚。若以纖維細胞增生活躍學說為論,一般的炎癥修復過程括炎癥期、組織形成期和組織重建期,而子宮內膜損傷只侵及功能層時,尚可由基底層修復,但若達到基底層,子宮基層裸露,可因基底層上皮細胞及間質細胞等再生障礙,和成纖維細胞增生活躍等,導致內膜不生,功能受損,疤痕或粘連形成。

檢查宮腔粘連的三種辦法

這需要通過病史、查體和輔助檢查手段來綜合診斷。常用的輔助檢查手段有以下幾種:1.B超較常用。經陰道超聲,簡單無創,可多次重復,但其敏感度和特異較低。經陰道三維超聲宮腔造影可顯示子宮腔整體形態,子宮內膜厚度及內膜下血流,有報道認為診斷準確和特異比HSG高;

2.子宮輸管碘油造影可同時了解輸管通暢情況,但無法判病變質;

3.宮腔鏡檢查是目前診斷宮腔粘連金標準,可在直視下觀察宮腔形態和粘連程度、范圍,對宮腔粘連進行評分和分型,從而更好的指導臨床治療。

兩種治療宮腔粘連的方法

其實并非所有宮腔粘連均需手術治療,對于無癥狀、無生育要求,或者月經量少,但無生育要求,無痛經,無宮腔積血者,可不需要治療。但若患者出現反復流產,月經量少且有生育要求時需要進行治療。

目前常用且的治療方法為宮腔鏡下子宮腔粘連分離術。手術目的在于使宮腔恢復正常形態,治療相關癥狀,預防再粘連發生,較大限度的保護子宮內膜,促進月經改善,恢復生育功能。

手術治療方式有很多,但總體分為機械和能源兩類。這需要根據手術者自身經驗、患者病情和個體需求等適當方式。

1.對于中央型粘連,可應用冷刀減少子宮內膜損傷,減少創面滲出及再粘連形成,且無內膜熱損傷;

2.對于周圍型粘連,多用能量器械,止血確切,但注意應對殘留內膜進行保護。

需要謹記的是,有生育要求盡量用機械分離法,避免使用能源,B超檢測下操作安全、準確、特是宮腔瘢痕切除術。

粘連預防非常重要

其實手術解除宮腔粘連后,并非一勞永逸。調查研究顯示,宮腔粘連術后再粘連發生率為3.1%-23.5%,其中,重度病例高達62.5%,因此粘連預防非常重要。

為了防止術后宮腔粘連復發,人們想了很多方法,如物理支撐、宮腔支撐球囊、羊膜、生物屏障、雌激素的應用和中藥、阿司匹林等其他促進子宮內膜修復的藥物,但效果都不甚理想。宮腔粘連的術后復發率依舊很高。也就是說,目前還沒有一個措施能完全阻止術后宮腔粘連的卷土重來。

三生三世,世世循環。讓人覺得這似乎就是宮腔粘連的宿命。因此,潔身自愛、預防感染,盡量減少或不做流產、刮宮等損傷子宮內膜的操作,如無可避免,手術后取相關的預防措施,盡全力避免與宮腔粘連的邂逅,還子宮這個小小的宮殿一個美好世界,讓生命之花安然孕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