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跟疼是怎么回事兒?應該做哪些檢查?(腳跟疼是怎么回事)

博主:yunbaotangyunbaotang 2023-12-05 460 0條評論
摘要: 今天小編蘇蘇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腳跟疼是怎么回事兒?應該做哪些檢查?,腳跟疼是怎么回事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1、長期久坐了站起來時腳后跟痛,站久了走起...

今天小編蘇蘇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腳跟疼是怎么回事兒?應該做哪些檢查?,腳跟疼是怎么回事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長期久坐了站起來時腳后跟痛,站久了走起來腳后跟痛,沒有拉傷也沒有扭傷,沒有腫也沒有破,為何腳后跟如此痛?不少中老年婦女在骨科門診中或疼痛科門診中常常會這樣描述自己的困擾?倘若接受X光片照射,可以看到足跟部位出現了骨質增生,其余一切正常。

2、 腳后跟疼是怎么回事?其實,這是一種病癥。

3、學名叫"跟痛癥"。

4、跟痛癥是指多種足跟部疼痛綜合癥,主要指足跟底面疼痛,目前認為有跖腱膜炎、脂肪墊勞損、神經卡壓等均可造成足跟痛,其中跟骨結節周圍由慢性勞損所引起的以疼痛及行走困難為主的病癥,主要是跖腱膜或跟腱附著處的慢性炎癥。

5、 跟骨是人體負重的主要部分,人體在站立時有50%以上的體重是由跟骨與距骨來承擔的,中老年人,由于跟骨后內側的骨質增生、跟骨脂肪墊的萎縮、跖腱膜的彈性減弱,加上骨質疏松,當長時間站立、行走時易誘發此病。

6、跟痛癥主要為足跟底部鈍痛且持續,跟腱附著處也可腫脹、壓痛。

7、 鞋子是引起后跟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

8、腳部的骨骼、肌肉和韌帶承受著人的整個體重,這就要求鞋子充分地支持足弓,使腳掌受力均勻,使韌帶得到適當的放松。

9、但是,有的制造商為降低成本,在鞋子的內部結構上偷工減料,導致鞋內的構造不能有效地支撐足弓,力量集中于腳掌的某一部分,這樣會加大韌帶的壓力,使韌帶更容易發炎。

10、 韌帶發炎 絕大多數的腳后跟疼痛都是由于韌帶發炎引起的。

11、 人的腳后跟由33個關節和100多塊肌腱和韌帶組成,腳底的韌帶緊連著跟骨的底端,當人行走時,巨大的牽拉力集中在跟骨下面韌帶上一個狹窄的區域內,反復的牽拉摩擦容易導致韌帶和骨骼結合部位發炎,造成疼痛。

12、同時,體重也和后跟疼痛有一定關系,一般來說,較胖的人更容易患后跟疼痛。

13、鞋子 中醫認為其病原機理 中醫認為足跟痛,多是由于足跟的骨質、關節、跟腱、滑囊、筋膜等處病變引起的,主要因受風寒濕邪或慢性勞損便導致經絡瘀滯,氣血運行受阻,使筋骨肌肉失養而發病。

14、 風邪侵襲型:表現為行走則疼痛加劇,或伴畏風,舌淡苔薄白,脈浮。

15、治法以祛風止痛為主。

16、 濕邪重著型:表現為下肢麻木,手足沉重,屈伸不利。

17、治法以驅邪除濕、軟堅消腫為主。

18、 濕熱阻滯型:表現為伴口渴胸悶,小便短黃,大便秘結。

19、治法以清熱去濕,通經活絡為主。

20、 氣血虧虛型:表現為頭暈心悸,失眠多夢,肢軟乏力,面色無華,肢體倦怠,舌淡苔薄白,脈細弱。

21、治法以活血化瘀、補益氣虛為主。

22、 治療方法和食療方法 足跟痛常表現為早晨起床落地的第一、二步最痛,走幾步后便可以逐漸緩解。

23、足跟痛分為兩種:一種是真性足跟痛,X光片證實確有跟骨骨刺的形成,痛點集中;另一種是假性足跟痛,X光片沒有骨刺增生的形成,足跟部持續疼痛,雙腿有沉重的乏力感。

24、兩種足跟痛互相之間沒有什么連帶關系。

25、 從苗醫的角度分析,足跟痛屬骨痹的一種,多因肝腎陰虛,感受寒邪致 2、食療方法 可以選擇食療:藥膳法取雞肉90克、川鳥6克、黑豆60克、紅棗12克,洗凈后同放入瓦鍋內,加清水適量,文火煮2-3小時,至嘗無麻辣感為度,隨量飲用。

26、適用于足風寒濕痹阻經絡者。

27、也可用羊肉90克(切塊)、淫羊霍9克,枸祀了15克,洗凈一起放入瓦鍋內,加清水適量,文火煮2小時,至羊肉熟爛為度,調味即可隨量飲用。

28、適用于足跟痛偏寒濕者。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