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誡原文(女誡)

摘要: 您好,今天小編胡舒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女誡原文,女誡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1、女誡班昭著,全文如下:鄙人愚暗,受性不敏,蒙先君之余寵,賴母師之典訓(xùn)。2...

您好,今天小編胡舒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女誡原文,女誡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女誡班昭著,全文如下:鄙人愚暗,受性不敏,蒙先君之余寵,賴母師之典訓(xùn)。

2、年十有四,執(zhí)箕帚于曹氏,于今四十余載矣。

3、戰(zhàn)戰(zhàn)兢兢,常懼絀辱,以增父母之羞,以益中外之累。

4、夙夜劬心,勤不告勞,而今而后,乃知免耳。

5、吾性疏頑,教道無素,恒恐子谷負(fù)辱清朝。

6、圣恩橫加,猥賜金紫,實(shí)非鄙人庶幾所望也。

7、男能自謀矣,吾不復(fù)以為憂也。

8、但傷諸女方當(dāng)適人,而不漸訓(xùn)誨,不聞婦禮,懼失容它門,取恥宗族。

9、吾今疾在沈滯,性命無常,念汝曹如此,每用惆悵。

10、間作《女誡》七章,愿諸女各寫一通,庶有補(bǔ)益,裨助汝身。

11、去矣,其勖勉之!卑弱第一。

12、古者生女三日,臥之床下,弄之瓦磚,而齋告焉。

13、臥之床下,明其卑弱,主下人也。

14、弄之瓦磚,明其習(xí)勞,主執(zhí)勤也。

15、齋告先君,明當(dāng)主繼祭祀也。

16、三者蓋女人之常道,禮法之典教矣。

17、謙讓恭敬,先人后己,有善莫名,有惡莫辭,忍辱含垢,常若畏懼,是謂卑弱下人也。

18、晚寢早作,勿憚夙夜,執(zhí)務(wù)私事,不辭劇易,所作必成,手跡整理,是謂執(zhí)勤也。

19、正色端操,以事夫主,清靜自守,無好戲笑,潔齊酒食,以供祖宗,是謂繼祭祀也。

20、三者茍備,而患名稱之不聞,黜辱之在身,未之見也。

21、三者茍失之,何名稱之可聞,黜辱之可遠(yuǎn)哉!夫婦第二。

22、夫婦之道,參配陰陽,通達(dá)神明,信天地之弘義,人倫之大節(jié)也。

23、是以《禮》貴男女之際,《詩》著《關(guān)睢》之義。

24、由斯言之,不可不重也。

25、夫不賢,則無以御婦;婦不賢,則無以事夫。

26、夫不御婦,則威儀廢缺;婦不事夫,則義理墮闕。

27、方斯二事,其用一也。

28、察今之君子,徒知妻婦之不可不御,威儀之不可不整,故訓(xùn)其男,檢以書傳。

29、殊不知夫主之不可不事,禮義之不可不存也。

30、但教男而不教女,不亦蔽于彼此之?dāng)?shù)乎!《禮》,八歲始教之書,十五而至于學(xué)矣。

31、獨(dú)不可依此以為則哉!? 敬慎第三。

32、陰陽殊性,男女異行。

33、陽以剛為德,陰以柔為用,男以強(qiáng)為貴,女以弱為美。

34、故鄙諺有云:“生男如狼,猶恐其尪;生女如鼠,猶恐其虎。

35、”然則修身莫若敬,避強(qiáng)莫若順。

36、故曰敬順之道,婦人之大禮也。

37、夫敬非它,持久之謂也;夫順非它,寬裕之謂也。

38、持久者,知止足也;寬裕者,尚恭下也。

39、夫婦之好,終身不離。

40、房室周旋,遂生媟黷。

41、媟黷既生,語言過矣。

42、語言既過,縱恣必作。

43、縱恣既作,則侮夫之心生矣。

44、此由于不知止足者也。

45、夫事有曲直,言有是非。

46、直者不能不爭(zhēng),曲者不能不訟。

47、訟爭(zhēng)既施,則有忿怒之事矣。

48、此由于不尚恭下者也。

49、侮夫不節(jié),譴呵從之;忿怒不止,楚撻從之。

50、夫?yàn)榉驄D者,義以和親,恩以好合,楚撻既行,何義之存?譴呵既宣,何恩之有?恩義俱廢,夫婦離矣。

51、婦行第四。

52、女有四行,一曰婦德,二曰婦言,三曰婦容,四曰婦功。

53、夫云婦德,不必才明絕異也;婦言,不必辯口利辭也;婦容,不必顏色美麗也;婦功,不必工巧過人也。

54、清閑貞靜,守節(jié)整齊,行己有恥,動(dòng)靜有法,是謂婦德。

55、擇辭而說,不道惡語,時(shí)然后言,不厭于人,是謂婦言。

56、盥浣塵穢,服飾鮮潔,沐浴以時(shí),身不垢辱,是謂婦容。

57、專心紡績,不好戲笑,潔齊酒食,以奉賓客,是謂婦功。

58、此四者,女人之大德,而不可乏之者也。

59、然為之甚易,唯在存心耳。

60、古人有言:“仁遠(yuǎn)乎哉?我欲仁,而仁斯至矣。

61、”此之謂也。

62、專心第五。

63、《禮》,夫有再娶之義,婦無二適之文,故曰夫者天也。

64、天固不可逃,夫固不可離也。

65、行違神只,天則罰之;禮義有愆,夫則薄之。

66、故《女憲》曰:“得意一人,是謂永畢;失意一人,是謂永訖。

67、”由斯言之,夫不可不求其心。

68、然所求者,亦非謂佞媚茍親也,固莫若專心正色。

69、禮義居潔,耳無涂聽,目無邪視,出無冶容,入無廢飾,無聚會(huì)群輩,無看視門戶,此則謂專心正色矣。

70、若夫動(dòng)靜輕脫,視聽陜輸,入則亂發(fā)壞形,出則窈窕作態(tài),說所不當(dāng)?shù)?,觀所不當(dāng)視,此謂不能專心正色矣。

71、曲從第六。

72、夫“得意一人,是謂永華;失意一人,是謂永訖”,欲人定志專心之言也。

73、舅姑之心,豈當(dāng)可失哉?物有以恩自離者,亦有以義自破者也。

74、夫雖云愛,舅姑云非,此所謂以義自破者也。

75、然則舅姑之心奈何?固莫尚于曲從矣。

76、姑云不爾而是,固宜從令;姑云爾而非,猶宜順命。

77、勿得違戾是非,爭(zhēng)分曲直。

78、此則所謂曲從矣。

79、故《女憲》曰:“婦如影響,焉不可賞!”??叔妹第七。

80、婦人之得意于夫主,由舅姑之愛已也;舅姑之愛已,由叔妹之譽(yù)已也。

81、由此言之,我臧否譽(yù)毀,一由叔妹,叔妹之心,復(fù)不可失也。

82、皆莫知叔妹之不可失,而不能和之以求親,其蔽也哉!自非圣人,鮮能無過!故顏?zhàn)淤F于能改,仲尼嘉其不貳,而況婦人者也!雖以賢女之行,聰哲之性,其能備乎!是故室人和則謗掩,外內(nèi)離則惡揚(yáng)。

83、此必然之勢(shì)也。

84、《易》曰:“二人同心,其利斷金。

85、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86、”此之謂也。

87、夫嫂妹者,體敵而尊,恩疏而義親。

88、若淑媛謙順之人,則能依義以篤好,崇恩以結(jié)援,使徽美顯章,而瑕過隱塞,舅姑矜善,而夫主嘉美,聲譽(yù)曜于邑鄰,休光延于父母。

89、若夫蠢愚之人,于嫂則托名以自高,于妹則因?qū)櫼则溣?/p>

90、驕盈既施,何和之有!恩義既乖,何譽(yù)之臻!是以美隱而過宣,姑忿而夫慍,毀訾布于中外,恥辱集于厥身,進(jìn)增父母之羞,退益君子之累。

91、斯乃榮辱之本,而顯否之基也。

92、可不慎哉!然則求叔妹之心,固莫尚于謙順矣。

93、謙則德之柄,順則婦之行。

94、凡斯二者,足以和矣。

95、《詩》云:“在彼無惡,在此無射。

96、”其斯之謂也。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huì)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