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激素低吃什么藥(6種補充雌激素藥物作用與功效詳解)

博主:yunbaotangyunbaotang 2023-12-19 501 0條評論
摘要: 女性雌激素低需要通過口服補充雌激素藥物,幫助病情得到緩解,還需要在生活方式以及飲食上進行調整,能夠得到改善。可以吃雌激素類的藥物,常用的激素藥物有補佳樂,補佳樂屬于一種天然的雌激素...

女性雌激素低需要通過口服補充雌激素藥物,幫助病情得到緩解,還需要在生活方式以及飲食上進行調整,能夠得到改善。可以吃雌激素類的藥物,常用的激素藥物有補佳樂,補佳樂屬于一種天然的雌激素,服用補佳樂后的副作用會較小。還有合成的雌激素如尼爾雌醇與含有雌激素的避孕藥如優思明進行治療,由于是合成雌激素,在服用完以后對身體的副作用較大。

 

雌激素藥物名單

雌激素藥物的種類包括天然雌激素、半合成雌激素以及合成雌激素三類,具體雌激素藥物有:

天然雌激素:有戊酸雌二醇片、微粒化17β雌二醇、苯甲酸雌二醇、雌二醇、環戊丙酸雌二醇、結合雌激素乳膏、雌三醇等。

半合成雌激素:有炔雌醇、尼爾雌醇等。

合成雌激素:有乙烯雌酚、氯烯雌酚等。

常見口服雌激素藥物詳解

服用一些藥用的雌激素也是比較有效的方法。常用補充雌激素的藥物有戊酸雌二醇片、結合雌激素片、大豆異黃酮等。但是要注意的是,女性在服用雌激素時要控制好用量,不能服用過量,以免會對誘發一些婦科疾病,如乳腺癌等。補充雌激素的藥物有:

戊酸雌二醇片

戊酸雌二醇片的化學名稱為戊酸雌二醇,主要成份是1,3,5(10)-雌三烯-3,17β-二醇-17-戊酸酯。

戊酸雌二醇片的作用

1、促進女性生殖器及乳房發育。用于誘導人工月經及促進女性性征發育,緩解絕經癥狀。

2、抑制骨吸收。用于預防或延緩骨質疏松癥的發生。

3、改善血脂成份。可能減少動脈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危險。

不過服用戊酸雌二醇片也會產生副作用,少數病例可有乳房脹感、胃部不適、惡心、頭痛、體重增加及子宮出血。

結合雌激素片

結合雌激素片的主要成分是結合雌激素,該藥物是雌酮硫酸鈉與馬烯雌酮硫酸鈉的混合物,它還含有硫酸鈉結合物、17α-二氫馬烯雌酮、17α-雌二醇和17β-二氫馬烯雌酮。

結合雌激素片可以用于治療因性腺功能減退﹑去勢或原發性卵巢功能衰退所致的雌激素低下癥。吸收治療用的結合雌激素為水溶性,藥物釋放后胃腸道吸收良好。口服后4-10小時內各種結合及非結合型雌激素達最大血藥濃度。

服用結合雌激素片副作用

1、泌尿生殖系統陰道出血形式改變、異常撤退性出血、出血改變,突破性出血,點狀出血,子宮平滑肌瘤體積增大;陰道念珠菌病;宮頸分泌物量的改變。

2、乳房觸痛,增大。

3、胃腸道惡心,嘔吐;腹絞痛,腹脹;膽汁郁積性黃疸;膽囊疾病發生率增加;胰腺炎等。

炔雌醇

炔雌醇對下丘腦和垂體有正、負反饋作用,小劑量可刺激促性腺激素分泌;大劑量則抑制其分泌,從而抑制卵巢的排卵,達到抗生育作用。

炔雌醇的作用

1、補充雌激素不足,治療女性性腺功能不良、閉經、更年期綜合征等;用于晚期乳腺癌(絕經期后女性)、排卵晚期前列腺癌的治療;與孕激素類藥合用,能抑制排卵,可作避孕藥。臨床主要用作抑制排卵藥;還用于小兒隱睪癥及雄激素過多、垂體腫瘤等。用于診斷下丘腦—腺垂體—性腺功能障礙,可根據其中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水平變化進行。

2、治療促性腺激素分泌不足所致性腺功能低下的閉經和不育癥、多濾泡卵巢的不育癥。與體重減輕有關的閉經,應先用飲食糾正體重。還用于前列腺癌(常與環丙孕酮或氟甲酰亞胺合用)、青春期延遲或提前和子宮內膜位異。主要運用于抑制卵巢排卵,達到避孕的目的。

己烯雌酚

己烯雌酚是人工合成的非甾體雌激素物質,能產生與天然雌二醇相同的所有藥理與治療作用。主要用于雌激素低下癥及激素平衡失調引起的功能性出血、閉經,還可用于死胎引產前,以提高子宮肌層對催產素的敏感性。用于卵巢功能不全或垂體功能異常引起的各種疾病、閉經、子宮發育不全、功能性子宮出血、絕經期綜合征、老年性陰道炎及退乳等。

尼爾雌醇

尼爾雌醇是雌激素類藥。尼爾雌醇為雌三醇的衍生物。雌三醇為雌二醇的代謝產物,其藥理作用與雌二醇相似,但生物活性低,故對子宮內膜的增生作用也較弱,適用于圍絕經期女性的雌激素替代療法。臨床用于雌激素缺乏引起的絕經期或更年期綜合癥,如:潮熱、出汗、頭痛、目眩、煩躁易怒、疲勞、外陰干燥、神經過敏、老年性陰道炎等。

大豆異黃酮

大豆異黃酮是黃酮類化合物,是大豆生長中形成的一類次級代謝產物。大豆異黃酮的雌激素作用影響到激素分泌、代謝生物學活性、蛋白質合成、生長因子活性,是天然的癌癥化學預防劑。大豆異黃酮既能代替雌激素與ER結合發揮雌激素樣作用,又能干擾雌激素與ER結合,表現為抗雌激素樣作用。

大豆異黃酮是天然植物雌激素,有在體內有雌激素樣作用,但與合成激素是完全不同的物質,無激素的副作用。因此長期服用大豆異黃酮是非常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