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族有多少人口(壯族)
您好,今天小編胡舒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壯族有多少人口,壯族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鬼節 每年農歷七月十四,是人們熟知的中元節。
2、但在壯族地區,壯人卻稱為“鬼節”,也叫“七月半”、“七月節”。
3、顧名思義,“鬼節”因節日活動內容有關而得名。
4、壯族民間傳說:人死后都變成鬼,并都到天上去,由“天上”管著;只有到七月初七至十五,才能“放假”回到人間“探親”。
5、于是,每年到了七月初七,姑娘們過完“乞巧節”之后,家家都在忙于籌辦給祖宗(家鬼)祭拜的活動。
6、至于無家無親的“野鬼”,只能在荒野上游蕩,所以在這個時段里,就聽說誰誰在荒山上聽到“鬼哭”,誰誰被“野鬼”推下河去做“替身托生”…… 祭拜“家鬼”,這是人們對祖宗寄托思念的活動,情深義重,理所當然。
7、至于“野鬼”之說,那便是無稽之談了。
8、但是,究其因由,也是事出有因的:壯族地區地處亞熱帶,每年農歷七月正是雨季,常常繼發山洪,因而也經常有人跌山、跌河而死;“野鬼”之說,便是告戒人們(特別是青少年)別亂到山溪、河流附近去游玩。
9、 各地過“鬼節”的節日安排各有不同,最具普遍性的是:十三之前,家家戶戶都搞大掃除,特別是祭拜的用具,如桌、椅、板凳、餐具以至香爐、燈盞等,都要一一清洗;平時言行中注意禮節,切忌罵人、鬧架(給祖宗回家有個家庭幸福祥和的好印象,讓祖宗能夠乘興回來,放心回去);把供品備好,如喂肥鴨子(因每家必殺鴨,故又稱“鴨兒節”)、備足豬肉、釀好醇酒、選好糖餅水果等,這樣做,一是表達對祖宗的敬重,二是展現子孫能干的治家本事。
10、此外,還要用紙做的房子、衣服、元寶等供與廳堂。
11、七月初八開始“接祖”,十二以前要把祖宗接回家,一日三餐點香供祭。
12、 十四、十五兩天(有的地方是十三至十六),全家停止一切農事(相當于放假),集中力量搞祭拜活動,包括置辦豐盛的祭品,舉行肅穆的祭拜儀式,進行熱鬧的聚餐,等等。
13、值得一提的是,十四第一次祭拜特別看重,往往是半夜起床,天亮之前便舉行祭拜,天蒙蒙亮全家就聚餐了。
14、理由是防“野鬼”跟隨祖宗進家,傳說天亮之前“野鬼”最安靜。
15、不過以衛生的視角來看,也許這與天氣有關,七月氣溫最高,蚊蠅活動猖獗,所以人們就乘清早天氣清爽、蚊蠅尚未出來活動之機完成祭拜和聚餐活動。
16、十五晚上為“送祖”日,把所有的紙供品燒化,以示送給祖先帶回去享用。
17、 十六是走親戚,嫁出去的女兒,這天都要回娘家看望父母、兄弟,已經有了兒女的通常都要統統帶回來看望外公、外婆、舅舅以及各位表親。
18、如果有幾位姐妹已嫁出去,這天可謂是“不約而同”聚到一起了,而眾“表”們(各兄弟姐妹的兒女們)也難得在此一聚,自然洋溢著熱烈而和睦的祥和氣氛。
19、因此,有的民俗學家便給壯族“鬼節”的這一天稱作壯族“團聚節”、也稱“姐妹節”。
20、壯族視“鬼節”為僅次于春節的大節,正如過年一樣,即使家境如何貧苦,這幾天還是要割肉宰鴨、隆重祭拜祖宗的。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
作者:yunbaotang本文地址:http://www.ntlljf.com/bao/72869.html發布于 2023-12-20
文章轉載或復制請以超鏈接形式并注明出處孕寶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