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寶系林祖國(天寶系)
8月科學教育網小李來為大家講解下。天寶系林祖國,天寶系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第1位網友觀點:
《追溯飲茶的起源》(原創)
昨日我在短文里說了:陸羽在其著作《茶經》說,飲茶起源于神農氏。《茶與中國文化》的作者關劍平先生,對此提出異議,并提供了依據。
依據一:是來自早于陸羽幾年的楊華(唐)。他在《膳夫經》中說:
茶,古不聞食之,近晉、宋以降,吳人采其葉煮,是以茗粥。至開元、天寶之間,稍有茶,至德、大歷遂多,建中以后盛矣。茗系鹽鐵,管榷存焉。今江夏以東,淮海之南皆有之。
楊華認為:飲茶習俗的形成是在兩晉南北朝時代。
依據二,是來自陸羽同一時代的“大歷十才子”之一的韓翃,他這樣說:
“吳主禮賢,方聞置茗;晉臣愛客,才有分茶。”即認為在社交活動中以茶待客始于三國時代,而禮儀化、程式化的飲茶——分茶確立于晉代,給予魏晉時代的飲茶以至今為止最高的評價。
……
今天我知道了,對于我們飲茶的習俗起于何時?因缺少文獻史料,還存在著爭議。
序章接下來的兩節,是既存研究成果分析和研究計劃。
對于這兩節,我記住了幾個人的名字和他們的著作,希望今后能有機會遇到這些書。
矢野仁一《茶的歷史》;
張澤咸《漢唐時代的茶葉》;
陳椽《茶業通史》;
布目潮沨《中國吃茶文化史》朱自振《茶史初探》
……
《茶與中國文化》的序章,到此結束。
現在,在我的面前,一杯茶水正散發著清香,朋友說:“工作一天人疲憊了,喝杯茶,提提神!”
淺酌著,一個問號在腦海里形成:我們的先人,他們是因為什么緣故而開始飲茶的?
說來也巧,瀏覽《茶與中國文化》第一章時,發現那里面就涉及到了這些。
好期待明天的閱讀和學習。
#人生怎樣才快樂# #在工作之余,你是怎么提升自己的#
第2位網友觀點:
#抄書# #練字#
打卡抄書第一彈!
李白于天寶三年,
由待詔翰林賜金放還,安居東魯家中。
但漂泊的心卻不能適應安定的身,天寶五年,重踏漫游之旅。
此詩另有一題《別東魯諸公》,顯系贈別之作。
由于詩意寄情山水,另涉夢游,故既是山水詩,又是游仙之作。
此詩一向被視為其代表作之一!
奇文共賞析。
第3位網友觀點:
#綿陽頭條#李白之謎(167)|| 李白的《古風》其十九能證明他欲入長安獻平叛之策未果后登上了華山嗎?
關于李白“三入長安”有如下說法:一是天寶十二載(753年),李白“探虎穴”,有幽州之行,親眼目睹了安祿山有反叛作亂的切實動作,遂返回;李白賡即去了長安,與杜甫在長安相遇,想方設法把探得的反情上達天聽,未果;此間作《戲贈杜甫》詩。二是李白在金陵聞安史之亂爆發,遂返回梁園,接宗氏避難;之后與宗氏一道想入長安,欲向皇上進獻平叛破敵之策;因戰事危機,無法入京,遂登上華山避難,作《古風》其十九。三是幽州之行后,李白入京報信,未果;安史之亂爆發后,李白與宗氏一道想“四入長安”;因戰事激烈,入京道路受阻,李白與宗氏上華山,作《古風》其十九。
前面對李白幽州之行后是否“三入長安”已有過分析,此處不再贅述。此處僅探討安史之亂爆發后,李白到梁園接宗氏避難,兩人是否有過長安獻策之行。
先做一個安史之亂爆發與李白行蹤的梳理。
天寶十四載(755年)十一月初九,安史之亂爆發,消息傳至金陵,時間大約已至本月中下旬。李白聞訊,遂返回梁園接宗氏避亂。戰事激烈,路途遙遠,行進中要避免遭遇叛軍,尚要受阻停滯,或繞道迂回,沒有一兩月時間,李白難以抵達梁園。時間已至天寶十五載(756年)。李白不可能在梁園久留,與宗氏會合后,當賡即啟程于“奔亡道中”。之后,春至當涂,聞唐玄宗準備親征叛軍。即刻又傳來洛陽失守的惡訊,李白返回宣城,準備避地剡中。經溧陽,夏至越中,聞平叛捷報,遂返回金陵。秋天,叛軍攻破秦關,唐玄宗奔逃蜀中,李白沿江西進,上廬山隱入屏風疊。
從這個“奔亡”行蹤看,李白若要入長安獻策、未果再上華山,這個時間“間歇”只能是他于梁園接到宗氏后、于春天到達當涂之間,即天寶十四載(755年)十一月中下旬至次年暮春之間。短短三個多月時間,李白要從江南到梁宋,再到潼關、上華山,又回到當涂,靠騎馬、坐船、步行,還要避開叛軍,避開交戰地,這是極難完成的一件事。
能夠助李白完成此舉的,就只能是想象,只能是詩歌表達。李白于聯想中借助“仙游”的方式來完成——借用詩歌的特性完成他登華山而俯視戰亂、濟世拯危、關切民生之愿——假托寄懷。所以,《古風》其十九當是李白于“奔亡道中”的詩思之旅、情懷所系——亦即李白在奔亡途中,所見所聞所想甚多,雖有“獻策”之想,卻無法付諸行動,無奈,遂有這首游仙詩。在詩中,李白馳騁想象,以游仙者的姿態俯瞰世勢,體察民生。
提出李白“適在云臺觀(華山)”疑問的是元代文學評論家、詩人蕭士赟。安旗認為:“此時之潼關,外有強敵,內有重兵,雙方對峙,插翅難越。李白何由入關而又‘適’在華山云臺觀乎?曠有宗氏同行!”安旗是從戰事的角度否定了此詩作于華山的說法,進而否定了李白攜宗氏欲入長安上獻平叛之策的做法。
也就是說,從時間之短暫與戰事之緊迫兩個方面看,《古風》其十九不可能作于華山,也無法證明李白與宗氏一道曾有入長安獻策未果而登華山之行。
(待續;講李白我是認真的;版權所有)
文/趙 斌 圖/譚昌永、蔣戈
李白故里,四川江油
第4位網友觀點:
#再讀金庸#白眉大俠和金庸書里實力誰更強
1 "橫推八百無對手,軒轅重出武圣人"余合 余九蓮
真正的宗師,排第九的頂尖高手王猿被他1到2回合秒殺
第三的師兄雪竹蓮只能和他打20到80回合,第二的普度能和他打200回合以上,單挑10大高手,時間長能勝
雌雄雙劍狀態下至少能和普度雪竹蓮聯手打成平手
他教的速成徒弟能和成名多年的徐良打成平手,大徒弟第四的夏遂良
2 "八十一門總門長"普渡
最后出手一次,但是是聯合別人,打得第一余合熱汗直流。徒弟第六的白一子,第十一的夏侯仁
3 "風上人,長發道"雪竹蓮
遠遠打不過余合,但是收拾第4的夏遂良80到120回合可以了
絕技氣功是,混元天寶閉氣功,不次于少林易筋經之類甚至更強
4 "金燈劍客"夏遂良
出手太多了,能80回合打敗有牽掛的白云劍客夏侯仁,大約120回合能打敗累了的百步神拳陶福安
5 "萬年古佛"喃喃羅漢
絕技祭酒劍,肚子能喝80斤+的白酒,10丈之內能當暗器用功力深厚,和雪竹蓮等一個輩分,實力不次于夏遂良,徒弟第九的頂級高手王猿
6 "白衣神童小劍魔"白老白一子
本身實力很強招式不次于夏遂良,只是欠缺經驗,功力微差于夏遂良,曾打敗過累了的夏遂良,本身80多歲會返老還童功看著像20多歲的小伙
7 "飛天魔女"龍云鳳
頂級女高手,徐良的半個老師,傳授徐良青龍劍法,八步趕蟬,在夏遂良和三個高手圍攻的情況下,大意被殺
【白眉大俠】里的,【龍虎風云會】未必能死,打功力高深的臥佛昆侖僧20回合拿下
8 "百步神拳無影掌野外老劍仙"陶祿陶福安
臥佛昆侖僧見到他就跑,兩到三丈打的昆侖僧吐血跳海,百步之內無影掌隔空傷人,功力深厚,俞合等輩分的老劍仙
9 "海外野叟"王猿
前期生死成名的劍客,那時徐良等尚且不太給力,但是應該能和夏遂良等一戰,估計150多個回合沒大問題
10 "今古奇人"柳目柳成光
沒出場,不太了解,估計是暗中幫了開封府不少事的神秘人
11 "白云劍客"夏侯仁
白云瑞的第三師父,為救白云瑞下山,心里擔心徒弟的安危不能全力與夏遂良一戰,被五音劍客莊子琴的五音毒掌偷襲,受了重傷
12 "印光大法師"古月
天竺國師,實力不次于夏侯仁,甚至更強于夏侯仁,只因口碑不好所以排在夏侯仁之后,曾開封府大街上截囚車輕松救出夏遂良和昆侖僧等人,小一輩的白云瑞和徐良等人遠遠打不過他
13 "萬里追魂老魔頭"彭海彭公良
沒出場,估計是個亦正亦邪的人
14 "扭轉乾坤,目覽十方"少林寺方丈歐陽忠惠
功力深厚,會易筋經,不是實力太差而是沒有爭斗心的高僧,北宋盛世,少林不以武力為榮而已佛法見解為高明的,所以排名靠后,但絕對算頂級的高手了
15 "白眉大俠"徐良
實力還到不了這地步,是江湖人抬舉他的,開封府第一高手,三品帶刀侍衛,書里4絕獨占2絕,輕功1絕,暗器1絕,經驗十分豐富,氣功深厚,能吸住懸崖絕壁一段時間,暗器層出不窮,金絲大環刀法,青龍飛劍法,絕技八步趕蟬,
但是不會水,旱鴨子,對敵就算打不過也可以有絕招假裝跪地求饒,敵人不備時然后背后弩箭射敵,防不勝防,和俞合的天才20出頭的小徒弟300回合打成平手,誰也奈何不了誰,書里主角,機智,詼諧,幽默娶到漂亮的女俠為妻子,從沒吃過大虧,沒受過重傷光環BUFF強大
白云瑞,書膽,錦毛鼠白玉堂的兒子,三品帶刀侍衛,三位老師,1少林寺第三的瘋僧醉菩提凌空長老
2公冶壽長,3白云劍客夏侯仁,上三門的少門主,絕技,八八六十四路少林神拳,達摩三十六式,移形換影身法,還有內功深厚,舌尖一頂上牙膛,運用丹田一力混元氣,崩斷過鐵枷鎖和鐵鏈,寶刀金絲龍鱗閃電劈,刀法很凌厲,暴擊很強,撩陰刀差點打敗過頂級高手,頂級高手也能一戰,夏遂良之類的至少能拼命個30回合,暗器生疏,往往飛鏢翻著個飛出去,但是超奇效,百分之50+的幾率能打到對面的鼻梁上。
臥佛昆侖僧昆侖掌門按理排第15到16左右差不多,實戰輕松打敗過春秋四老,和徐良授業恩師二流劍客金晶好斗梅良祖和神行無影倒騎驢古云飛左酒耳,徐良不開buff的狀態打不過,因為年紀高,80多功力深厚不是蓋的
系脖大頭鬼房叔安,書膽,戲份僅次于徐良,甚至高于白云瑞,開封府五品侍衛,50多歲,認得干爹是徐良,本身沒鼻子,說話鼾聲憨氣,鼻子漏風,絕技是【土炮】,對著樹林罵人,罵的都是頂級高手,罵人無敵,buff無敵,武功相當平平,中才勉強能跳上房,一尺二寸長的小片刀刀殺過頂級高手古月法師,還有若干反派,
翻江鼠蔣平,4絕之水絕,五鼠老4,其余都死了,獨他沒死,福將,四老爺,分水峨眉刺水里無敵,水里能游三天三夜。
第5位網友觀點:
許繼天寶盛世花園三期建設工程規劃許可批前公示來了。今天,許昌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發布了許繼天寶盛世三期的批前公示。樓盤位于魏武大道天寶路南海街禮賢街合圍地帶,附近商場林立,胖東來云鼎店萬達廣場等,許昌學院就在西邊,許昌學院附屬中學赫赫有名,許昌市中心醫院新院區近在咫尺。
這個樓盤是許繼電氣下屬的許繼平安置業公司開發的,天寶盛世花園二期主打庭院系作品,二期庭院系總建面積約1.7萬㎡,以聯排庭院和雙拼庭院為主,總計60余套。其余均為高層,近來價格也不高,有意者可以去看看。#許昌頭條# #許昌身邊事# #河南#
第6位網友觀點:
曾被爆一腳踏五船的「渣男」張致恒(Steven)與圈外女友雯雯奉子閃婚后修心養性,育有兩個囝囝的他努力建立好爸爸同好老公的形象,除返內地登臺賺錢還欠債外,之前更參加鍾培生拳賽賺拳酬。
近日兩歲多大仔天寶正參與幼稚園K1面試,Steven都有陪同出席,Steven日前陪天寶面試時仍開心分享:「我好鍾意做爸爸呢個角色!」未料到事隔數天,Steven自爆因負面新聞令兒子遭岐視,昨天他在社交網發文炮轟兒子報讀的幼稚園校長,強調是大人做錯,不應連累到小朋友:「其實真系好嬲,雖然我系曾經犯過好多錯,大家唔原諒我唔緊要,但系點解我同個仔去報名幼稚園要畀個校長歧視,難道我個仔就唔配讀書嗎?有一個咁樣嘅爸爸就唔可以喺呢個社會立足嗎?你作為一個幼稚園嘅校長講到自己唔會放過任何一個教小朋友嘅機會,就要講到明因為我嘅原因唔畀我個仔機會讀書嗎?邊間幼稚園我就唔講啦,費事話我影響佢名氣!」
第7位網友觀點:
天寶年間,相州的王翁住在鄴城。他很富有,夫妻二人沒有子女。家中存糧堆積如山,但老夫妻倆卻節儉吝嗇到了極點,總吃些陳舊過期的食物,只圖果腹,不求豐盛。他的莊園也非常大,租戶就有兩百多家。
王翁有一天巡查租戶,正巧一個租客剛好吃飯,飯菜很豐盛。王翁便問他是做什么的。租客說:“我只賣點香料調味品而已。”王翁懷疑他偷東西做賊,便問:“你有多少錢財,能這樣衣食豐盛花天酒地?”這人說:“我只有五千文本錢,每天留下本錢,賺的錢都吃掉,不想其他的。所以才會豐衣足食。”
王翁醒悟,大受啟發,回家后對妻子說:“別的人得一點小利,便過起了好日子,這是對的。我們如今家財萬貫,卻吃差的穿舊的,又沒有子女,將來財產留給誰呢?”
于是打開倉庫,買些山珍海味,肆意吃喝,大快朵頤。沒過幾天,夫妻兩人都做夢,夢到被人抓住,鐐銬加身,又抽又打,對他們說:“你們是在糟蹋軍糧。”
夢醒后過了幾年,王翁夫妻兩人都死了。官軍把安慶緒圍困在相州,把王翁的存糧全數弄走,供應軍需了。
【附原文】
天寶中,相州王叟者,家鄴城。富有財,唯夫與妻,更無兒女。積粟近至萬斛,而夫妻儉嗇頗甚,常食陳物,才以充腸,不求豐厚。莊宅尤廣,客二百余戶。
叟嘗巡行客坊,忽見一客方食,盤餐豐盛,叟問其業。客云:唯賣雜粉香藥而已。叟疑其作賊,問汝有幾財而衣食過豐也?此人云:唯有五千之本,逐日食利,但存其本,不望其余。故衣食常得足耳。
叟遂大悟,歸謂妻曰:彼人小得其利,便以充身,可謂達理。吾今積財巨萬,而衣食陳敗,又無子息,將以遺誰?遂發倉庫,廣市珍好,恣其食味。不數日,夫妻俱夢為人所錄,枷鏁禁系,鞭撻俱至,云:此人妄破軍糧。覺后數年,夫妻并卒。官軍圍安慶緒于相州,盡發其廩,以供軍焉。(出自《原化記》)#故事# #我要上 頭條# #傳奇#
第8位網友觀點:
許世友的名字竟然是主席改的,除了他,主席還給哪些中央委員改過名?
“許仕友”改名“許世友”
許世友在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中頗富傳奇色彩,“是一個具有特殊性格、特殊經歷、特殊貢獻的特殊人物”(王震語);是八屆中央候補委員,九屆、十屆、十一屆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
長征路上與許仕友第一次見面時,毛澤東就對他說:“我經常聽到你的名字,知道些你的傳奇經歷,沒有看到你這個人。你的名字是哪幾個字呀?”許仕友回答說:“我的幼名叫友德,姓是言午許,家譜上是‘仕’字輩,父母給取名許仕友。參加紅軍后,我有空就學認字,才發覺‘仕’是做官的意思,不如把‘仕’改為‘士’。我想,這一字改后,當了紅軍戰士就名副其實了。”說完,許仕友憨厚地笑了。接著他又問毛澤東:“您看我這個名字改得可好?”毛澤東爽朗地笑了笑,說:“好是好,不過,咱們商量一下,再改個字,把‘士’字改為世界的‘世’好不好?叫許世友,世界之友哇。我們這次是北上抗日,眼光要往遠看,放眼世界嘛!所以,要做世界之友。”毛澤東為許世友改名一事傳為佳話。這次見面和改名,使許世友終生難忘,他對毛澤東善于溝通心靈、縮短心理距離的藝術和超凡的吸引力十分敬佩。從這以后,許世友一直照毛澤東的改法使用自己的名字。
“周懷求”改名“周小舟”
周小舟原名周懷求,1912年生,湖南湘潭人,是毛澤東的正宗老鄉。1927年,正當蔣介石制造“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遭到扼殺的危難歷史關頭,年僅15歲的周懷求,為了追求真理、追求革命,毅然參加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1年秋,他考入北平師范大學國文系,并開始在黨領導下從事秘密工作。
1936年秋,已經是中國共產黨黨員的周懷求從北平到延安,向黨中央和毛澤東匯報工作,毛澤東發現他是個人才,便將他留下。從此以后,周懷求擔任了毛澤東的秘書。周懷求任秘書期間,毛澤東總是叫他“小周”。一次,毛澤東說:“你干脆改名叫小舟,一葉小舟,多好聽。”從此,周懷求的名字便成了周小舟。
建國后,周小舟歷任中共湖南省委宣傳部部長、副書記、第一書記。毛澤東到湖南視察工作時,見到久別的周小舟,便風趣地說:“你已經不是小舟了,你成了承載幾千萬人的大船了。”
“黃春圃”改名“江華”
原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江華,1907年8月1日出生于湖南省江華縣大石橋鄉鷓鴣塘村,本名虞上聰。1929年冬,因工作之需,改名黃春圃。
1938年,黃春圃從延安去山東敵后工作,考慮到敵后復雜環境,行前請示毛澤東想改一改名。“你是江華縣人?”毛澤東問。黃春圃笑著點頭。“那你會說瑤語啦?”“我就是瑤族人呀!”“那你就叫江華吧。以縣名作人名,永遠不忘家鄉,不忘家鄉人民。”毛澤東就這樣給黃春圃改了這個名。
建國后,江華曾任中共第八、十屆候補中央委員,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晚年,江華回憶往事時,對家鄉干部和身邊工作人員說,之所以當時在去敵后之前用縣名作人名,就是考慮不論犧牲在哪里,人們都會知道他是湖南江華人。
“桑吉悅希”改名“天寶”
中國工農紅軍到達陜北后,在定邊縣創辦了中共中央黨校,并在黨校內設立了一個民族班,這個班有藏、彝、羌等族的20多名學員,桑吉悅希任班長。后來黨校遷到延安,少數民族班編為黨校第七班,桑吉悅希仍擔任班長兼學員黨支部書記。毛主席親自擔任黨校校長。
有一次毛主席講課,當問到桑吉悅希時,校領導給毛主席介紹說,他是少數民族班的班長。毛主席說:“當官了,還帶了長,不得了哇!”主席又問:“叫什么名字?什么民族?”天寶說:“叫桑吉悅希,是藏族,四川阿壩人。”主席又問:“桑吉悅希是什么意思?有什么講究?”桑吉悅希說:“桑吉是佛爺的意思,悅希是寶貝的意思。這是活佛給我取的名字。”毛主席聽了后不住地點頭說:“不得了哇,又是佛爺,又是寶貝。”主席轉向學員們說,你們都是黨和紅軍的寶貝,要好好學習,將來才能擔負起國家的大任。主席對桑吉悅希說:“漢族有句古語,叫物華天寶,和你那個桑吉悅希的意思差不多,我看你就叫天寶吧。”建國后,天寶曾任中共第八屆中央候補委員,九屆、十屆、十一屆中央委員。
——摘自《文史月刊》2009年第二期
作者:馬廣志
本文天寶系林祖國,天寶系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作者:yunbaotang本文地址:http://www.ntlljf.com/bao/74538.html發布于 2023-12-22
文章轉載或復制請以超鏈接形式并注明出處孕寶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