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進補吃什么合適人變胖(秋季進補吃什么)

博主:yunbaotangyunbaotang 2023-12-27 438 0條評論
摘要: 您好,今天小編胡舒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秋季進補吃什么合適人變胖,秋季進補吃什么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1、根據個人身體狀況而定立秋雖然標志著秋季的開始,...

您好,今天小編胡舒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秋季進補吃什么合適人變胖,秋季進補吃什么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根據個人身體狀況而定立秋雖然標志著秋季的開始,但剛立秋后的一段時間內氣溫通常還是較高,空氣的濕度也還很大,人們不但感覺不到秋涼和秋燥,反而到處都是悶熱潮濕的感覺。

2、再加上人們在夏季常常因為苦夏或過食冷飲,多有脾胃功能減弱的現象,此時如果大量進食補品,特別是過于滋膩的養陰之品,會進一步加重脾胃負擔,使長期處于“虛弱”的胃腸不能一下子承受,導致消化功能紊亂。

3、因此,初秋進補宜清補而不宜過于滋膩。

4、 所謂“清補”主要是指補而不膩, 具體而言就是適當食用一些具有健脾、清熱、利濕的食物或藥物,一方面可以使體內的濕熱之邪從小便排出,以消除夏日酷暑的“后遺癥”,另一方面能調理脾胃功能,為中、晚秋乃至冬季進補奠定基礎。

5、此時不妨適當多喝點綠豆粥、荷葉粥、紅小豆粥、紅棗蓮子粥、山藥粥等食物。

6、對于一些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的朋友而言,此時一定要與滋膩的養陰之品如鹿角膠、阿膠等“劃清界限”,否則,非常容易加重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癥狀,脾胃虛弱者若適當多喝點具有健脾利濕作用的薏米粥、扁豆粥則對身體大有裨益。

7、 初秋之后雖然天氣一天比一天涼爽,但也經常有“秋老虎”光臨。

8、中秋時節若出現高溫、天晴少雨、持續干旱、空氣干燥時,“溫燥”便不請自來,它常損傷人體的津液,引起皮膚干燥、舌紅少津、毛發干枯、大便干結、口鼻咽干、胸痛干咳、少痰等癥狀。

9、晚秋時節,涼燥傷肺使人咳嗽痰稀、咽干唇燥、鼻塞不通。

10、但無論溫燥還是涼燥,總以皮膚干燥、津液缺乏為特征。

11、為了預防秋燥,中、晚秋應食用一些性質平和且具有滋陰潤燥、養肺生津作用的藥物或食物,如用白木耳或黑木耳燉冰糖服用;用玉竹、沙參與鴨一起煲湯服用;黑芝麻炒熟、研末,用蜂蜜調服。

12、為了預防秋燥,可適當多吃一些水果,其中以梨、甘蔗為首選,其次,像荸薺、香蕉、枇杷等也是良好的潤燥之物。

13、但凡脾虛濕重而泄瀉者,肺寒咳嗽而痰粘者,則不宜多吃上述水果。

14、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秋季進補應以清補、平補為主。

15、除了陽虛體質者外,不要過多食用溫熱的食物或藥物,如羊肉、狗肉、人參、鹿茸、肉桂等,否則極易加重秋燥。

16、此外,秋季進補還應因人而異,因此,對于身體虛弱、患有慢性疾病的朋友,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辨證進補,以達事半功倍之效。

17、 營養學家提出,季節進入秋天,要多喝蜜,少吃姜。

18、這是什么道理呢? 因為,秋天的主要氣候特點是干燥,空氣中缺少水分,人體同樣缺少水分。

19、為了適應秋天這種干燥的特點,那么,我們人體就必須經常給自己"補液",以緩解干燥氣候對于我們人體的傷害。

20、多喝水也就成了我們對付"秋燥"的一種必要手段。

21、但是,如果我們光喝白開水,并不能完全抵御秋燥帶給我們的負面效應。

22、水份進入人體后,很快就會被蒸發或排泄出體外,所以,我國古代醫學家就替我們提供了一條對付秋燥的最佳飲食良方:"朝朝鹽水,晚晚蜜湯。

23、"換言之,喝白開水,水易流失,若在白開水中加入少許食鹽,情況就大不同了,那就不那么容易流失了。

24、這種方法,與我們現代醫學中的給病號補充生理鹽水是一個道理。

25、白天喝點鹽水,晚上則喝點蜜水,這既是補充人體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養生、抗拒衰老的飲食良方,同時還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真是一舉三得。

26、 蜂蜜是大自然贈給我們人類的貴重禮物,它所含的營養成分特別豐富,主要成份是葡萄糖和果糖,兩者的含量達70%,此外,還含有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D等。

27、蜂蜜具有強健體魄、提高智力、增加血紅蛋白、改善心肌等作用,久服可延年益壽。

28、《本草綱目》記載:"蜂蜜有五功:清熱、補中、解毒、潤燥、止痛。

29、"現代醫學也證明,蜂蜜對神經衰弱、高血壓、冠狀動脈硬化、肺病等,均有療效。

30、在秋天經常服用蜂蜜,不僅有利于這些疾病的康復,而且還可以防止秋燥對于人體的傷害,起到潤肺、養肺的作用。

31、從而使人健康長壽。

32、 秋燥時節,一方面要多喝鹽水和蜜水,另一方面不吃或少吃辛辣燒烤之類的食品,這些食品包括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蔥及酒等,特別是生姜。

33、這些食品屬于熱性,又在烹飪中失去不少水分,食后容易上火,加重秋燥對我們人體的危害。

34、當然,將少量的蔥、姜、辣椒作為調味品,問題并不大,但不要常吃、多吃。

35、比如生姜,它含揮發油,可加速血液循環;同時含有姜辣素,具有刺激胃液分泌、興奮腸道、促使消化的功能;生姜還含有姜酚,可減少膽結石的發生。

36、所以它既有利亦有弊,民間也因此留下了"上床蘿卜下床姜"一說,說明姜可吃,但不可多吃。

37、特別是秋天,最好別吃,因為秋天氣候干燥、燥氣傷肺,加上再吃辛辣的生姜,更容易傷害肺部,加劇人體失水、干燥。

38、在古代醫書中也出現這樣的"警示":"一年之內,秋不食姜;一日之內,夜不食姜。

39、"看來,秋天不食或少食生姜以及其它辛辣的食物,早已引起古人的重視,這是很有道理的。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