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思德的故事(舍己為人張思德)

博主:yunbaotangyunbaotang 2023-12-27 472 0條評論
摘要: 1921年到至今,我黨的奮斗發展已經近一百年了。這期間涌現了無數革命先驅和英雄模范,他們不顧自身安危,為國家的發展拋頭顱、灑熱血,前赴后繼地貢獻出自己的一切。甚至是生命,因為他們始...

1921年到至今,我黨的奮斗發展已經近一百年了。這期間涌現了無數革命先驅和英雄模范,他們不顧自身安危,為國家的發展拋頭顱、灑熱血,前赴后繼地貢獻出自己的一切。

甚至是生命,因為他們始終把國家和人民置于個人之上,懷著為中華之崛起而奮斗、為民族之幸福而努力的信念,真正做到了"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為人民服務"這句話大家相信都耳熟能詳,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這句話的出處是在一個人的追悼會上。

這個人就是張思德,作為一名平凡又普通的警衛戰士,他的犧牲卻讓主席肅然起敬,不僅專門為他開了追悼會,還親自為他寫挽聯。

本來警衛長決定就地掩埋張思德的遺體,也是主席下令連夜將遺體運回,可見張思德在主席心中的重要地位。

在追悼會上,主席甚至帶頭向張思德的遺體默哀。雖然張思德的生命長度永遠定格在了29歲那一年,但是他的精神卻一直流傳了下來。

 


生于微末不自艾

張思德于1915年生于四川儀隴的一個佃農家庭,由于母親常年患病,生下張思德7個月后就撒手人寰。

父親張行品是村蘇維埃干部,平時的工作十分繁忙,對一個乳臭未干的孩子根本束手無策,只好把張思德交給嬸娘喂養。

張思德并不是張行品的第一個孩子,卻是唯一一個幸存的孩子,張思德的大哥因為拉犁干活累得吐血,一頭倒在地主家的田里就再也沒站起來過。

二哥因為生病卻沒有錢買藥,纏綿病榻數日后不幸離世。因此村里人都很照顧張思德這個來之不易的孩子,從小就給予他各種幫助。

可以說,張思德是吃著百家飯長大的,所以嬸娘給他取名叫做"思德",寓意著要時常牢記別人對自己的幫助。

1934年,張思德的父親因為別人的惡意誣陷而被不幸殺害,張思德從此成了一個孑然一身的孤兒。

不過他并沒有就此消沉,覺得自己是個微不足道的小人物,而是決定把自己的全身心都投入到了共產主義事業中。

 


深厚的家庭淵源

要說張思德和黨的淵源,那就不得不說到他的父親張行品了,張行品對革命事業嘔心瀝血,這很大程度到影響了張思德,可以說父親就是張思德革命路上的引路人。

家庭的貧困、社會的黑暗,讓張行品滋生了強烈的反抗意識,因此當他聽說"打土豪、分田地"的紅四軍攻占了巴中等地時,他迫不及待地前往實地打探。

而他的所見所聞沒有讓他失望,隨后他就義無反顧地加入了革命組織,并且帶著組織的命令回到了四川儀隴,向和他一樣的佃農宣傳革命理念,組織窮人們對抗為富不仁者給予的不公平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