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哲(丘哲是誰

博主:yunbaotangyunbaotang 2024-01-08 446 0條評論
摘要: 8月科學教育網小李來為大家講解下。丘哲(丘哲是誰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罕見珍貴老照片 1948年12月 民主人士乘華中輪抵達東北解放區丹東后合影留念 周海嬰拍...

8月科學教育網小李來為大家講解下。丘哲(丘哲是誰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罕見珍貴老照片 1948年12月 民主人士乘華中輪抵達東北解放區丹東后合影留念 周海嬰拍攝

左起:翦伯贊 馬敘倫 宦鄉 郭沫若 陳其尤 許廣平 馮裕芳 侯外廬 許寶駒 連貫 沈志遠 曹孟君 丘哲 丹東中共領導人

孫中山有個綽號叫“孫大炮”,“大炮”源于粵語中的“車大炮”,指吹牛、說大話。那么先生自己是如何看待這一綽號的呢?

1914年,孫中山在一次演講時,特意說道:“廣州有很多人叫我做‘孫大炮’,好吧,現在我就要開大炮了。”孫中山這場演講十分巧妙,并贏得了一片掌聲。

作為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先生對別人叫他“孫大炮”,他都并不以為意,甚至都以此來自嘲取樂,極具革命樂觀主義精神,關于這個綽號的來歷有很多的說法。

一說是孫中山早年在海外宣傳革命,為革命募捐時,僑胞首先稱他為“孫大炮”。辛亥革命前孫中山到保皇黨勢力活躍的芝加哥宣傳革命,不少在芝加哥的華僑上層人物不僅對孫中山的宣傳鼓動表示冷淡,有的甚至予以嘲笑,攻擊孫中山所宣傳的革命道理是“車大炮”。

一說是孫中山退位臨時大總統后向袁世凱提出實業興國,袁世凱聽了孫中山的“十萬英里鐵路計劃”后,覺得是夸夸其談,于是在背后說孫中山是個“大炮”,由此“孫大炮”的外號,就這樣被袁世凱叫出來了。

1922年陳炯明發動兵變,孫中山于6月12日發表演說指責其反對北伐的行徑:“我現在決定處置的方法,下令要他全數退出省城三十里之外,他若不服命令,我不難以武力壓服人。人說我孫中山車大炮,但這回大炮更是利害,不是用實心彈,乃用開花彈……不難于三小時內把他六十營陳家軍變為泥粉。”

其實,在當時,大炮是最為強勁的武器,“孫大炮”是比喻孫中山堅強的革命斗爭精神。武昌起義成功后,雖然清政府被推翻,但很多遺留問題成為了社會發展的阻礙。

面對這些艱難困苦,孫中山誠如丘哲后來所言:“當革命遇到困難,同志們無法可想,不知如何處理的時候,孫先生卻能夠用他的革命熱情來鼓舞同志前進,克服任何困難,使革命堅持下去,而致勝利。”

建國前夕,周恩來策劃了一個周密計劃,將旅居香港的民主人士,分批接到解放區,為共同商議召開新政協的各項事宜。

?

?

在國民黨特務的眼皮底下,上演了一場驚心動魄的爭奪戰,展示了周恩來無與倫比的高超智慧。

?

?

當時,由于解放戰爭還在繼續,香港與解放區的陸地和空中交通都已中斷。

?

?

周恩來最初設想通過英國轉道蘇聯,再進入我國東北解放區。但英國當局不能馬上答復,周恩來當即放棄這個想法。

?

?

采用另一個方案:從香港乘船直達大連或營口,再進入解放區的海上通道。

?

?

香港分局書記方方,接到周恩來的電報指示后,成立了一個接送5人小組,負責接送具體工作,并下令高度保密。

?

?

第一批北上的民主人士主要有:沈鈞儒、譚平山、章伯鈞、蔡廷鍇和他的秘書林一元等。

?

?

先運走行李,然后每人只攜帶隨身小包,神不知鬼不覺地,上了由蘇聯租來的“波爾塔瓦”貨船,于1948年9月12號上午,離開香港向北航行。

?

?

因這只貨船很小,所以這一批的人數不多。經過16天終于到達朝鮮的羅津港,中共代表李富春受周恩來委托,在此等候迎接。

?

?

第二批北上的民主人士主要有:馬敘倫、郭沫若、丘哲、許廣平、陳其尤、翦伯贊、馮裕芳、曹孟君、韓練成等。

?

?

于1948年11月23日深夜,從香港開往大連。

?

?

周恩來事先指示大連負責人,要安排最好的旅館,確保安全;

?

?

要舉行歡迎宴會;

?

還要為他們準備好御寒的皮大衣、皮鞋、皮帽等衣物。

?

?

周總理安排細致到吃飯穿衣。

?

?

轉移兩批民主人士后,很可能引起外界的注意。還有第三批,而且第三批人數較多。周恩來特別指示香港負責人,要更加謹慎行動。

?

?

其中,李濟深的離港行動,更是斗智斗勇。

?

?

因為李濟深是國民黨中央委員,港英當局和美國領事館都與他接觸頻繁。

?

?

港英政治部在他寓所對面租了一層樓,派特工人員“保護”。

?

?

中共接送小組擬定了一個周密計劃:在圣誕節的第二天夜間上船,12月27日凌晨離港。

?

?

12月26日,李濟深的寓所熱鬧非凡,正在舉行宴會。主人居家打扮,身穿一件小夾襖,熱情招待來賓,歡笑聲陣陣。

?

?

對面的樓上特工看得清清楚楚,沒發現什么異常。

?

?

晚宴開始不久,李濟深離席去洗手間,隨即悄悄出后門,距離20多米,有一輛小轎車停在那里。

?

?

他迅速上車,直奔被稱為“紅屋”的鄧文釗(《華商報》董事長)的寓所。

?

?

晚上9點,鄧文釗的兩輛轎車,駛向六國飯店對面,停泊小船的岸邊。

?

?

小船將李濟深送到維多利亞港內的“阿爾丹”號貨船。

?

?

維多利亞灣海面靜靜的,這艘貨船悄無聲息地出發了。

?

?

貨船航行了12天,于1949年1月7號上午抵達大連。

?

?

當時,貨船在途中遇到了大風,時間延誤了,周恩來非常著急,幾次去電大連詢問情況,知道安全抵達,他才放下心來。

?

?

李富春、張聞天專程前往迎接。

?

?

負責接待的同志,將御寒用的獺皮帽、皮鞋、貉絨大衣送到剛下船的人們手中,說是周恩來親自交辦的。

?

?

他們十分感動,連聲說:恩來先生想得太周到了,吃穿住行都安排的這么好,真是太感動了!

?

?

周恩來用他那高超的智慧,在敵人眼皮底下,安全地轉移大批民主人士,老蔣干著急、干瞪眼。

?

?

日理萬機的周恩來,將每一個細節安排的滴水不漏,保證了這么多的民主人士安全回歸,并衣食住行一應俱全。

?

?

這些民主人士回到解放區,知道了共產黨能獲得廣大人民擁護的原因,感受到了母親般的溫暖、體會了回家的激動心情。

本文丘哲(丘哲是誰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