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鵲治病的寓意和道理是什么,關于扁鵲治病的故事解釋
在司馬遷的筆下,扁鵲是個充滿神話特質的人物,是先秦良醫的集合形象。他的醫術是精湛的,善于運用望、聞、問、切診斷病情,治療了一些疑難雜癥。診斷人體疾病也是認識事物的過程,本人在閱讀《扁鵲倉公列傳》時,雖不懂扁鵲的醫術,卻隱約感受到了其中蘊含的哲學理念。
望、聞、問、切,體現出實踐的觀點
扁鵲診病的方法就是傳統中醫的望、聞、問、切。
望,指觀氣色;聞,指聽聲息;問;指詢問癥狀;切;指摸脈象。合稱四診。
司馬遷記敘說,扁鵲的“望”的技術很高超,因為得到長桑君的神藥,肉眼勝過當今的彩超儀器,能看清病患的五臟六腑,這確實是神話了。但扁鵲在診病過程中善于將病癥與“秘籍”中記載的醫案相對比,迅速地診斷與醫治,體現出實踐的觀點。
扁鵲給趙簡子診病,趙簡子已經不省人事,昏睡五天了。
扁鵲入視病,出,董安于問扁鵲,扁鵲曰:“血脈治也,而何怪!昔秦穆公嘗如此,七日而寤。”
扁鵲通過望、聞、問、切,馬上判斷出血脈正常,沒有大病。聯想到趙簡子的癥狀與長桑君所給的秘籍上記載的秦穆公的癥狀一模一樣。而且重要的是趙簡子是晉國把握軍政大權的國政,與當年的秦穆公一樣憂勞國事,體力透支。
果如扁鵲判斷,趙簡子像秦穆公一樣,大睡七天后醒來;與秦穆公一樣,做了一個到天上見天帝的美夢;與秦穆公一樣,天帝還告訴他有關歷史發展走向的讖語。
如果拂去表層的神話的面紗,扁鵲用100多年前的醫案正確判斷了趙簡子的病癥,這是又一次實踐的嘗試。
望、聞、問、切,就是這樣經過反復實踐、驗證、所以出用于指導實踐的理論的。
實踐的觀點是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的觀點,雖然扁鵲們沒能意識到這就是實踐論,但他們確確實實在實踐中創建、豐富、發展了中華醫學的理論。
透過現象看看本質
《扁鵲倉公列傳》記載了兩個正好相反的醫案,一個是虢國太子已經“死了”,扁鵲讓他起死回生;一個是自我一點沒有感覺的齊桓公午,在短短時間內就宣告不治。這兩個醫案說明了透過現象看本質的重要性。
扁鵲路過虢國,聽說太子死了。救死扶傷的責任感驅使扁鵲上前一問。中庶子介紹:太子的病是血氣運行沒有規律,陰陽交錯失衡,就造成內臟受損,突然昏倒而死。
扁鵲這次診病只用了“問”,就斷定了太子是患了“尸蹶”癥,是假死。所以立即讓人通報國君,趕緊搶救為時不晚。在扁鵲與徒弟的及時搶救下,采用砭刺、針灸、按摩、湯液、熱熨等法治療,終于使虢國太子起死回生。
扁鵲到了齊國,齊桓公午(桓侯)熱情地接待了他。扁鵲不忘自己老本行,“望”了桓侯,說了句話讓主人很不高興: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深?!被负钤唬骸肮讶藷o疾?!?
腠理,指皮膚和肌肉的交接處,即身體的淺表。桓侯不高興地說:“寡人沒??!”扁鵲走出宮門后,桓侯對身邊的人說:“醫生喜愛功利,想把沒病的人說成是自己治療的功績?!?/p>
責任感使扁鵲過了五天又去見桓侯,“望”了桓侯,知道其病情加重了,勸說桓侯:“您的病已在血脈里,不治恐怕會深入體內?!被负钫f:“我沒有病?!北怡o出去后,桓侯更不高興了。
又過了五天,扁鵲急匆匆地又去見桓侯,說:“您的病已在腸胃間,不治將更深侵入體內?!被负钣貌豢洗鹪挶硎咀约旱牟粷M。
過了五天,扁鵲又去,看見桓侯轉身扭頭就跑。桓侯派人問他跑的緣故。
扁鵲說:“疾病在皮肉之間,湯劑、藥熨的效力就能治愈;疾病在血脈中,針刺和砭石的效力就能治愈;疾病在腸胃中,藥酒的效力也能治愈;疾病進入骨髓,就是掌管生命的神也無可奈何?,F在國君疾病已進入骨髓,我不要求他治療了。”
五天后,桓侯患了重病,派人召請扁鵲,扁鵲已逃離齊國?;负顩]多久就病死了。
現象和本質屬于 認識論 中的一對哲學范疇。其中現象是人能夠看、聽、聞、觸摸到的。虢國太子的假死、桓侯疾病的步步深入,這就是現象。但人們往往被假象所迷惑。扁鵲等良醫的高明就在于能夠透過現象看本質。
本質是隱藏在現象背后的,無法通過人的感觀感知的,需要經過人的抽象思維,創造性思維才能透過現象看本質。
桓侯的醫案也告訴我們,大到社會事物、小到個人健康,如果出現問題,是會有一些蛛絲馬跡的。正確的態度是要重視這些表象,研究、揭示其的本質,及時采取措施,防微杜漸。不要犯桓侯的錯誤,病入骨髓,悔之晚矣。
作者:yunbaotang本文地址:http://www.ntlljf.com/bao/88711.html發布于 2024-01-15
文章轉載或復制請以超鏈接形式并注明出處孕寶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