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先張法和后張法(鋼筋先張法、后張法施工的區別詳解)
一、先張法與后張法的施工工藝:
先張法:
先張法是在澆筑混凝土前張拉預應力筋,并將張拉的預應力筋臨時錨固在臺座或鋼模上,然后澆筑混凝土,待混凝土養護達到不低于混凝土設計強度值的75%,保證預應力筋與混凝土有足夠的粘結時,放松預應力筋,借助于混凝土與預應力筋的粘結,對混凝土施加預應力的施工工藝。先張法一般僅適用于生產中小型構件,在固定的預制廠生產。
工藝:
1.先張拉鋼筋,后澆灌混凝土構件。
2.先張法施工的3個階段:張拉鋼筋、澆灌混凝土和養護、放松鋼筋建立預應力。
后張法:
后張法指的是先澆筑水泥混凝土,待達到設計強度的75%以上后再張拉預應力鋼材以形成預應力混凝土構件的施工方法。
這種方法在橋梁、大跨度建筑中得到廣泛運用。
工藝:
1.先澆灌混凝土構件,后張拉鋼筋
2.后張法施工的3個階段:構件制作和養護、張拉鋼筋建立預應力、灌漿和錨頭處理。
3.有粘結、無粘結
4.直線預應力筋、曲線預應力筋
5.縱向張拉、橫向張拉
簡單的說,預應力先張法就是先張拉預應力鋼束,后澆筑結構混凝土,等混凝土養生期后放開兩端的張拉設施形成結構內的預應力;后張法是先澆筑結構混凝土,預留預應力管道,等養生期后,在管道內穿入預應力鋼束,在兩端進行預應力張拉。
二、先張法與后張法只是在施工手段上有區別,而力學性質并無明顯區別
三、先張法與后張法的一個重要區別在于鋼筋是否放張
(2)后張法
①有粘結預應力混凝土
先澆混凝土,待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75%以上,再張拉鋼筋(鋼筋束).其主要張拉程序為:埋管制孔→澆混凝土→抽管→養護穿筋張拉→錨固→灌漿(防止鋼筋生銹)。其傳力途徑是依靠錨具阻止鋼筋的彈性回彈,使截面混凝土獲得預壓應力,這種做法使鋼筋與混凝土結為整體,稱為有粘結預應力混凝土.
②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
其主要張拉程序為預應力鋼筋沿全長外表涂刷瀝青等潤滑防腐材料→包上塑料紙或套管(預應力鋼筋與混凝土不建立粘結力)→澆混凝土養護→張拉鋼筋→錨固
施工時跟普通混凝土一樣,將鋼筋放入設計位置可以直接澆混凝土,不必預留孔洞,穿筋,灌漿,簡化施工程序,由于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有效預壓應力增大,降低造價,適用于跨度大的曲線配筋的梁體。
作者:yunbaotang本文地址:http://www.ntlljf.com/bao/90092.html發布于 2024-01-17
文章轉載或復制請以超鏈接形式并注明出處孕寶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