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做私域流量池(私域流量池通俗說法)

博主:yunbaotangyunbaotang 2024-01-21 385 0條評論
摘要: 筆者之前并未接觸過「私域流量」這個概念,初初聽到有Agency建議中小企集中資源做私域流量時,我還誤以為是「私域流量」。后來經深入了解后,發覺私域流量這個詞語在內地會比較多人認識,...

筆者之前并未接觸過「私域流量」這個概念,初初聽到有Agency建議中小企集中資源做私域流量時,我還誤以為是「私域流量」。后來經深入了解后,發覺私域流量這個詞語在內地會比較多人認識,本質是和CRM、會員管理等相類似的概念,只是更著重于把會員/用戶當成朋友一樣去維系,而非前者更傾向于長遠銷售的發展方向。

私域流量是什么意思?

流量池/公域的概念:
私域流量英文是什么,筆者就真的不知道了,但若你想理解什么是私域流量,首先要先明白流量池又或公域的概念。流量池/公域指的是相對「公共」同時流量大的網上平臺與渠道,只要你有足夠的廣告預算,你就可以持續在這些平臺與渠道中取得源源不絕的流量到你的網站/平臺/應用程式。當中最典型的例子包括:Google、Facebook、Instagram、LinkedIn、HKTVMall、淘寶等。由于這些平臺的用戶眾多,所以基本上只要你愿意持續付廣告費,甚至增加廣告開支,你就能不斷吸納更多新「客戶」。

私域流量的定義:

而私域流量則和公域恰好相反,指的是你相對「私人」的平臺,不用付額外廣告費亦能隨時接觸到用戶的渠道。以內地的說法而言,私域流量工具除了泛指品牌的手機應用程式(APP)外,就是指WeChat、自媒體、用戶群等可實現直接溝通,與用戶有強關系連接的平臺或渠道。但對筆者而言,我會將CRM的應用都歸類為私域流量,不單因為品牌與用戶之間的關聯性夠強,同時也因為核心目標的共通點— 盡可能提取用戶對品牌的終身價值。

私域流量與公域流量的分別:

用戶獲取層面:

公域和私域之間最大的分別在于公域流量的獲取方法相對容易,即使你沒有太完善的策略,只要你愿意付費,基本上都會有所收獲,但隨著你得到的收獲愈多,成本亦會隨之而上提;但私域則不同,你需要付出更多時間與精神配合完整的策略去構建與經營,但成功后你所得到的盈利率以及價值都將比在公域中所得到的高出很多。

營銷目標層面:

如果說,運用公域流量的目標在于吸納更多新客戶,實現用錢換客的投資方案;那營運私域流量的目的則在于提升用戶終身價值,透過建立與維系品牌與用戶之間的關系,降低轉化成本,同時影響他們成為長期/忠實客戶。

為什么要做私域流量?

認清營運私域流量的核心目標后,我們就可以進一步了解私域流量的三大特點,若你都想達成以下這些目的,你就會明白到為什么要做私域流量。

一)可控的流量

基本上,你一定能掌握已變成你私域流量的用戶的部份資料,這些資料可能是姓名、電話、電郵、興趣、習慣,又或購物傾向、消費習慣等。在這個情況下,你可以對每類用戶甚至每個用戶推行更有針對性的個人化營銷方案,以此加強品牌與用戶之間的聯系,以更高效的方法達成目標。

二)性價比

單就廣告費而言,私域流量的轉換成本一般都比公域流量低,同時在長遠來看可提取更多更大的價值。但你要明白私域某程度上是一種以時間替代廣告費去換取成果的方法,其所需付出的經營時間亦會比尋常用廣告去吸納用戶的方法高。

三)抗壓能力高

生意的好與壞除了會因品牌經營的優劣而改變外,更多情況是因應市況而改變。例如:當市場上出現新的競爭對手,而其產品又有一定吸引力的話(產品特點、價錢、代言人等),若你沒有和用戶建立穩固的關系,就有很大機會出現用戶流失的情況。畢竟一般情況下,用戶選擇品牌的原因都不外乎是(一)品牌、(二)產品特點與(三)價錢/特價,若喜歡你的品牌,即使產品弱一點,價錢貴一點,他們還是會選擇你。但若你沒有做好品牌連接的話,除非產品非常突出,否則基本上就只能墜入價格戰了。

私域流量入門級應用流程

要做好私域流量首先要制定完善的流程與策略,下圖為大家詳細列舉了一個私域流量過程與應用的例子供大家參考。

私域流量應用流程

什么類型的品牌適合做私域流量營銷?

若以吸引新客的角度出發:

筆者認為若你的產品或服務單價相對比較高,用戶需要考慮相對長時間才能做決定的話,不妨考慮運用這個概念將原本不會買你產品的用戶轉變成你的客戶。

假如你的目標是提升客戶的終身價值:

這個目標更適用于會高度重復購買的產品與服務上,如:衣服、飾物等。

希望這篇文章可以為你提供到另一種營銷方法,由經營品牌與客戶之間的關系入手,降低轉化成本,提升你每個客戶對品牌的終身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