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熱搜榜排名今日(大眾需要一個怎樣的熱搜榜)

博主:yunbaotangyunbaotang 2024-01-26 400 0條評論
摘要: 在一段時間里,微博熱搜被諸多人詬病:熱搜榜上經常充斥著娛樂明星們各種***毛蒜皮的小事,而討論度挺高的一些時事、熱點話題卻上不了熱搜。這個現象在改變。如果仔細觀察,就可以發現微博熱...

在一段時間里,微博熱搜被諸多人詬病:熱搜榜上經常充斥著娛樂明星們各種***毛蒜皮的小事,而討論度挺高的一些時事、熱點話題卻上不了熱搜。

這個現象在改變。如果仔細觀察,就可以發現微博熱搜上的議題正在變得多種多樣起來,在微博熱搜上,逐漸可以看到明星八卦之外的社會百態。

前一段時間,從東京奧運到河南暴雨,從杭州保姆縱火案到吳亦凡的犯罪事件,曾經在許多人印象中全是明星八卦的熱搜,好像在慢慢變了樣。

微博的官方數據顯示,從2021年以來,相關詞條上了熱搜榜393次,高考相關詞上榜446次,而相關詞條上榜2985次。

2021年上半年,熱搜社會熱點的占比從31%提升至36%,垂直熱點占比從35%提升至38%,其中,6月份的數據顯示,該月的社會時事熱搜占比36%,而娛樂領域的熱搜只有26%。這個數據背后也顯示了,用戶對社會熱點和垂直領域熱點的關注度在上升。

同樣,越來越多的社會熱點開始進入到熱搜高位,成為大眾真正關注的焦點。上半年進入熱搜前十的熱點中,社會時事熱點的數量占比從37%提升至了45%。當然,對于社會熱點類議題,媒體在其中扮演愈發重要的角色。

微博熱搜是如何運行的?

想要知道究竟什么樣的內容會出現在熱搜榜單上,就要先搞清楚微博熱搜背后是怎樣的一套運行機制。

微博發布的熱搜規則中就詳細解釋了,熱搜榜單的產生機制,是根據微博用戶的真實行為進行計算,實時發現微博平臺內正受到廣泛關注的熱點內容,并形成實時榜單。

被大量網友搜索和討論的關鍵詞或者話題詞,都可能成為熱搜詞;熱搜詞條由網友搜索行為和討論行為產生,或者話題主持人產生。實時熱度排序主要是計算真實用戶的搜索量(含熱搜點擊量)、發博量、互動量、閱讀量等指標產生 。榜單算法中包含嚴格的排水軍和反垃圾機制,以確保公正客觀,不存在資本干預撤熱搜的情況。

以2021年8月12日21:40的兩個熱搜詞為例:熱搜詞“英仙座流星雨”,話題閱讀量7.7億,討論量21.6萬,但話題閱讀量和討論量主要來自于長時間增長累計,實時數據不高,傳播熱度只有43862,討論熱度76904,搜索熱度228809,綜合實時熱度349577,所以當時只排在熱搜第39位。

而同時間的熱搜詞“華爾街英語將宣布破產”,雖然話題討論量只有1000+,但熱點搜索熱度非常高,達到1458381,帶動綜合實時熱度達到1590945,當時排在熱搜第5位。

在這個機制背后,就會發現能夠決定什么內容上熱搜的其實是用戶和算法。當然除此之外就是微博的社區機制在發揮作用。

可以觀察到,近些年來,微博會突出熱搜的正能量宣推效能,著重推送由主流媒體、政務新媒體主持的正向內容話題,展示中國的社會經濟風貌。

數據顯示,熱搜中的社會熱點時事81%由媒體主持。這個數據尤為重要,這表明,在一個任何人都可以發起話題的輿論場中,微博正把引導輿論的“權力”交還給媒體。在涉及重大社會負面及突發性應急事件的時候,所有的報道當以官方媒體報道口徑為準。微博希望通過這一舉措突出熱搜重大事件真實新聞報道屬性,減少不實信息和謠言的傳播。

當然,具體到區域和垂直行業的熱點也開始呈現出圈的趨勢。上半年的山東航空準點到達、沈陽流調里的***架等話題都是在熱搜上出圈,被更多用戶討論。同樣的,因為歐洲杯、NBA等賽事的帶動,體育和電競熱點漲勢突出,也越來越受到用戶的關注。

僅上半年半年的時間里,熱搜就爆了70個。能夠引爆熱搜的話題里,社會相關話題如“三孩生育政策”、“袁隆平離世”等占了27個,其比重相比以往的25%提升至39%。

即便經常登上熱搜的娛樂話題,其內容結構也在改善。相比以往不知名網紅、明星八卦為主導的娛樂熱搜話題,2021年的熱搜娛樂熱點中,超過一半是影視綜藝作品相關的話題。這也說明,想要上熱搜,明星可能真的要靠作品說話了。

用戶對明星上熱搜的標準明顯在變得嚴格起來,以往“XXX分手”、“XXX的海報美炸了”這種明星周邊可能不再能被用戶買賬了,大家對明星專業水平的要求在持續提升。本質上,用戶實際并不排斥明星上熱搜這件事本身,而他們只是希望明星能夠因為其自身的因為能力而受到關注。

微博表示,為防止熱搜榜單內容過度娛樂化,熱搜有效控制娛樂話題榜單占比,同一事件相同話題在榜前列不做重復展示;對于熱搜相關話題涉及引發粉絲罵戰、互撕拉踩或者明顯違背公序良俗的內容時,站方將依據《微博社區公約》進行刪除違規內容、禁言等處理。

由此可以看出,微博正在致力于改變以往用戶刻板印象中的熱搜,開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熱搜“去娛樂化”行動。

去娛樂化的熱搜

微博熱搜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總是被明星周邊新聞占據是有歷史原因的。從新浪微博誕生之初,就是通過不斷邀請明星入駐吸引更多人來到這個社區,而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微博已經擁有了一套完整的明星生態。

在這個生態之下,不管是熱搜還是明星勢力榜、超話等功能,實際上都被明星和粉絲認為是明星流量和影響力的體現。對微博來講,它可以依托明星,帶動粉絲經濟發展;對于明星而言,則可以通過這些榜單不斷幫助自己出圈,擴大自身影響力。

更重要的是,相比起其它社區,微博更像是一個“無屬性場域”,是更廣泛的輿論場。因此,對明星來說,上微博熱搜也能夠激發更多圈層的討論。所以明星樂于將微博和熱搜當做自己的第一發聲陣地。

但是微博顯然已經意識到了明星占據熱搜榜不僅已發用戶的不滿,也將引起熱搜生態的不平衡。

微博也可以采取舉措來改變這一現狀。

一方面,微博通過產品的演化在逐漸減少娛樂話題的比重,從產品端看,微博熱搜也經過了一個“去娛樂化”的演進過程。2014年,熱搜在客戶端上線實時榜,用每十分鐘一次的更新速度,讓用戶能隨時隨地看到最新熱點資訊;2017年,實時熱搜榜提速至分鐘級更新;2018年,熱搜全面升級算法,在搜索熱度基礎上,將熱點的討論、傳播、互動數據一并納入計算,更全面客觀地反映微博熱點排行。同年,熱搜開設置頂位和要聞榜,放大主流聲音,加強平臺正能量傳播氛圍;2020年,熱搜建設同城榜單,讓更多的區域熱點也能被發現和關注。

另一方面,微博也在不斷加大對熱搜的多樣化的調整舉措。

2018年5月,微博發布公告稱,將加大力度處理熱搜榜熱門話題榜刷榜行為,對刷榜行為的直接受益者進行處罰。對于存在刷榜行為的熱門話題及主持人,以及流量異常搜索詞和指向對象進行連帶處置。

2021年以來,微博先后推出設置正能量推薦位(熱搜置頂),涉及重大社會負面新聞、突發性應急事件,以官方媒體報道為準;為防止在熱搜榜密集展示,適度進行位置調控,同一社會負面事件,或者同一明星的娛樂話題,在榜單前列只保留一條,超過時及時調控位置;同時,對榜單前列明星娛樂類話題總數也進行適度調控等舉措。

2021年8月, 微博宣布下線自己最重要的娛樂榜單之一——“明星勢力榜”,這也是視為其為各種榜單去娛樂化的實質性動作。

起初,微博希望通過“明星勢力榜”,來為配合熱搜、超話等功能,搭建起服務星粉群體的完善基建。但在此后的幾年中,隨著“飯圈文化”的發展,明星勢力榜一度演化為粉絲們為自家idol “打榜”、刷數據的地方。其最初設立的目標也隨之被沖淡。

說到底,各種榜單無罪,關鍵是如何在5.6億月活躍用戶的基礎上建立一個復雜的、健康的生態。在這個去中心化、分眾化的時代,微博是極少數仍以中心化形式發布、加具流量和權威性的新聞話題出口。

此次微博對“明星勢力榜”的調整,或許正是讓娛樂重回“大眾”的一個契機。而在這個部落化的、智能分發的時代,微博的優勢本就應該在廣而告之。大眾娛樂,娛樂大眾,而不能讓明星話題成為飯圈炒作、刷榜的手段。

微博熱搜為何無法被取代?

在過去,微博也曾短時間內下線熱搜功能。但很顯然,對于大部分用戶而言,對于“消失的熱搜”,更多的是充滿懷念。

熱搜消失后,許多人表示 “微博沒有熱搜好無聊”, “沒有熱搜的日子,感覺與外界脫節了,這些感受能比較客觀地顯示出一些人對于微博熱搜的依賴。

如果微博是一個信息集散地,那么熱搜榜就是它的傳播樞紐;熱搜榜似乎已經成為大眾窺見社會、了解更大世界的最直接窗口。

微博2021年Q2財報顯示,截至二季度末,月活用戶已達5.66億,同比增長4300萬,日活躍用戶為2.46億。作為一個經營多年的社交媒體,微博仍保持著對年輕人的旺盛吸引力。有事沒事刷刷微博熱搜,是當代年輕人的網絡社交常態。

為什么熱搜如此重要?

在微博的內容和商業生態中,熱搜占據核心地位。它即時更新,靈敏高效,無時無刻不反映和牽引著廣大網友的興趣焦點和情緒漲落,也是人們發現熱點、獲取信息并參與討論的重要渠道。

就像十萬加之于公眾號,熱搜也正在成為一件事有影響力的重要標志。在過去,微博的熱搜內容構成被網友吐槽,這也因為熱搜已經不單純是微博社區內的一項功能,它某種程度上已經成為網絡熱點的載體。

微博是一個包容性極強、時效性最快的社交平臺,熱搜榜在其中可以被認為是“新鮮事和熱點的發源地”。很多熱點事件也都是先在微博發酵,登上熱搜榜之后,才進一步有其它平臺的接力傳播和持續跟進。因此,微博熱搜的公共性不言而喻。

這也是很多人不能離開熱搜的最重要原因。

在過去,許多人詬病微博熱搜被明星周邊新聞占據。而這半年以來,微博似乎已經像外界顯示了熱搜榜去娛樂化的決心。用戶希望看到一個怎樣的熱搜榜?它一定是及時的、公正的、能提供多維度視角和討論空間的,而令人慰藉的是,微博正在朝著這個方向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