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園林*字詞拼音和解釋(蘇州園林*字詞拼音)
您好,今天小編胡舒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蘇州園林生字詞拼音和解釋,蘇州園林生字詞拼音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課文《蘇州園林》字詞解釋:鑒賞:鑒別,欣賞。
2、因地制宜:根據各地的具體情況,制定適宜的辦法。
3、因,根據。
4、制,制定。
5、宜,適當。
6、自出心裁:獨創一格,與眾不同。
7、心裁,心中的設計籌劃。
8、軒榭:軒,有窗的廊子或小室;榭,建筑在臺上的敞屋。
9、重巒疊嶂:重重疊疊的山巒。
10、俯仰生姿:高樹好像低著頭,低樹好像抬著頭,形成一種相互呼應的優美姿態。
11、嶙峋:突兀的樣子。
12、珠光寶氣:閃耀著珍寶的光色。
13、多形容婦女服飾華貴富麗,這里指各種鮮花色彩的華美。
14、界:分劃,動詞。
15、鏤空:雕刻出穿透物體的花紋或文字。
16、諸如此類:與此相似的種種事物。
17、琢磨:雕刻打磨(玉石),加工是精美(指文章等)。
18、工細:精巧細致。
19、斟酌:考慮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適當。
20、閑適:清閑安適。
21、閱歷:一個人對社會、對事件、對生活中所發生的事的經歷及理解程度。
22、相間:(事物和事物)一個挨著一個。
23、敗筆:文、字、畫、詩、文中不好的一筆。
24、擴展資料《蘇州園林》寫作背景:本文是葉老為一本蘇州園林圖片冊寫的序。
25、1979年初,香港有一家出版社打算出一本介紹蘇州園林的攝影集,約葉老寫一篇序文。
26、葉老22歲以前,一直生活在蘇州,課余之暇,常和好友游覽蘇州園林,對蘇州園林的情趣和特征有深刻的體會,寫作這篇序文時又參閱了陳從周教授編撰的《蘇州園林》一書。
27、序文寫好后交給了香港那家出版社,但圖片冊一直不見出版。
28、《百科知識》編輯部知道葉老有這樣一篇文章,便要求讓他們先發表,于是,這篇序文發表在《百科知識》1979年第4期上。
29、發表時刪去了序文最后的幾句話。
30、人民教育出版社把它編入語文課本時,又刪去了序文的第一段,原題“拙政諸園寄深眷——談蘇州園林”也隨之改為“蘇州園林”。
31、蘇州園林部分主要景點簡介:滄浪亭滄浪亭位于蘇州市城南三元坊內,是蘇州最古老的一所園林。
32、占地面積10800平方米。
33、園內有一泓清水貫穿,波光倒影,景象萬千。
34、“滄浪亭”始為五代吳越王錢繆之子錢元亮的池館。
35、宋代著名詩人蘇舜欽以四萬貫錢買下廢園,進行修筑,傍水造亭,因感于“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題名“滄浪亭”,自號滄浪翁,并作《滄浪亭記》。
36、歐陽修應邀作《滄浪亭》長詩,詩中以“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遠山皆有情”題詠此事。
37、自此,“滄浪亭”名聲大振。
38、蘇氏之后,滄浪亭幾度荒廢,南宋初年(12世紀初)一度為抗金名將韓世忠的宅第,清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巡撫宋犖重建此園,把傍水亭子移建于山之巔,形成如今滄浪亭的布局基礎,并以文征明隸書“滄浪亭”為匾額。
39、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再次重建,遂成如今之貌。
40、滄浪亭雖因歷代更迭有興廢,已非宋時初貌,但其古木蒼老郁森,還一直保持舊時的風采,部分地反映出宋代園林的風格。
41、2、拙政園拙政園是江南園林的代表,也是蘇州古典園林中面積最大的古典山水園林,現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2、此地初為唐代詩人陸龜蒙的住宅,元朝時為大弘(宏)寺。
43、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明代弘治進士、明嘉靖年間御史王獻臣仕途失意歸隱蘇州后將其買下,聘著名畫家、吳門畫派的代表人物文征明參與設計藍圖,歷時16年建成,借用西晉文人潘岳《閑居賦》中“筑室種樹,逍遙自得……灌園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為政也,”之句取園名。
44、暗喻自己把澆園種菜作為自己(拙者)的“政”事。
45、園建成不久,王獻臣去世,其子在一夜豪賭中,把整個園子輸給徐氏。
46、400多年來,拙政園屢換園主,曾一分為三,園名各異,或為私園,或為官府,或散為民居,直到上個世紀50年代,才完璧合一,恢復初名“拙政園”。
47、拙政園全園占地62畝(另三資料分別為:51950平方米、約50000平方米、52000平方米),分為東、中、西和住宅四個部分。
48、住宅是典型的蘇州民居,現布置為園林博物館展廳。
49、3、留園留園與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蘇州拙政園齊名。
50、坐落在蘇州市閶(音:chāng)門外,始建于明嘉靖年間(公元1522~1566年),另一資料:留園修建于明天順四年(公元1460年)。
51、原為明代徐時泰的東園,清代歸劉蓉峰所有,改稱寒碧山莊,俗稱“劉園”。
52、清光緒二年又為盛旭人所據,始稱留園。
53、留園占地約30畝(另兩資料:2頃、約30000平方米),留園內建筑的數量在蘇州諸園中居冠,廳堂、走廊、粉墻、洞門等建筑與假山、水池、花木等組合成數十個大小不等的庭園小品。
54、其在空間上的突出處理,充分體現了古代造園家的高超技藝、卓越智慧和江南園林建筑的藝術風格和特色。
55、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蘇州園林。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
作者:yunbaotang本文地址:http://www.ntlljf.com/bao/96723.html發布于 2024-01-29
文章轉載或復制請以超鏈接形式并注明出處孕寶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