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車集群(戰車群排名規則)

博主:yunbaotangyunbaotang 2024-01-30 439 0條評論
摘要: 大家好,小宜來為大家講解下。戰車集群,戰車群排名規則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淺談俄羅斯營級戰斗隊的優缺點:俄烏事件中,俄羅斯地面部隊主要是這輪軍改后的營級戰斗群...

大家好,小宜來為大家講解下。戰車集群,戰車群排名規則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淺談俄羅斯營級戰斗隊的優缺點:

俄烏事件中,俄羅斯地面部隊主要是這輪軍改后的營級戰斗群。

通常由3到4個機械化步兵連組成,每個步兵連擁有10輛左右的主戰坦克和30-40輛步兵戰車,再加上加強配備的坦克連,大概五六十輛坦克、步兵戰車、輜重。

基于敘利亞、俄格沖突、上一次烏東戰爭經驗,營級戰斗群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陸軍部隊的機動能力和攻擊效率。特別適合城市、村莊的爭奪。

但是,缺點也很明顯:

①需要強大的情報配屬;

②在短促突擊后,特別需要后勤的持續補給;

③面對重兵集團攻擊力度不夠;

目前,以上俄羅斯部隊的優缺點已經逐漸在烏戰場上展現出來。

俄羅斯營級戰斗隊的優點:

①戰斗的靈活和突然性,這種1000人規模的戰斗群調動靈活,作戰方式多樣,所以在開始幾天都戰斗中展現了非常多的戰斗形式。

②滲透率高。因為不是師旅配置,所以大口徑火炮、火箭炮甚至野戰防空并不伴隨機動。以連級單位組織的裝甲甚至是摩托化行軍,通常繞過了烏軍防守陣地。

俄羅斯營級戰斗隊的缺點:

①補給困難,目前感覺外網上大多數被擊毀的俄軍裝備并不是遭到攻擊后被遺棄,而是缺少油料補給后,被烏克蘭軍隊打靶了。

②攻擊力度方面,目前的烈度感覺還趕不上幾年前的烏東沖突,重型火箭炮、自行火炮、圖波列夫轟炸機都沒看見,目前感覺還在點穴一樣。

③技術偵察裝備落后或者沒有,通訊還是靠語音通訊,沒有C3I系統;

④戰場感知能力幾乎等于沒有,偵察還是靠肉偵早落后于時代。2年制義務兵制度落后于時代,靠2年時間根本沒法訓練出一個合格步兵(現代步兵要求掌握的技術兵器和技能遠超過機械化戰爭時代)。

⑤后勤保障能力落后于時代,一路走一路丟裝備,就算突進到戰役目標,因為技術裝備妥善率太低了,幾乎沒有戰斗力,一支純步兵在現代戰場上沒有價值的。

⑥作戰計劃過于想當然,太理想化了,沒有彈性。另外進攻過于依靠公路,野戰急造道路能力幾乎等于零。營級戰斗群內步兵編成太少,幾乎沒有攻城巷戰能力。

⑦空地協同能力幾乎沒有看到,步炮協同、諸兵種合成協同也沒有看到,野戰伴隨防空也是基本是笑話,防空單位在公路上給烏空軍給開了,這種水平還這么掩護其他單位防空?俄羅斯軍隊很多問題是前蘇聯遺留下來的問題,現在非但沒有改善反而更加嚴重了。

綜上: 如果烏克蘭的軍事行動要持續下去的話,很有可能這些先期進去的營級戰斗隊和空降兵的性質一樣,是奪取關鍵據點,封鎖關鍵通道,根本是遲滯作用。等待第二批,師旅級別的重型火力登場,才能打點像樣的圍殲戰。

【戰列艦中的T-34:喬治五世級】

二戰的戰車中性價比最高的是T-34和德占捷克的“追獵者”坦克殲擊車。同樣道理,在二戰的戰列艦中,性價比最高的戰列艦可能也是英國“喬治五世”級。

它的排水量在二戰前夕新銳戰列艦中最小,主炮口徑也最小,但是造價最低,建造速度最快,同級艦建造數量最多。在建造這種比“俾斯麥”排水量小1.3萬噸的戰列艦時,英國沒有翻新船塢,也沒有采購添置新的造船設備(“大和”建造時甚至專門造了一艘運炮塔的船),充分利用了造艦工業的存量設備、存量資產,建造速度最快。

“喬治五世”的裝甲防護能力、主炮口徑當然不如“大和”、“衣阿華”、“俾斯麥”、“黎塞留”、“利托里奧”這一票同期新建造的戰列艦,航速不分上下,但是“喬治五世”級在面對同期戰列艦時絕對有一拼之力,就像“威爾士親王”在對“俾斯麥”的時候那樣。

提到它的火力,一般人忽略了它比同期戰列艦多了一到兩門主炮,由此它提升了遠程射擊時的命中率。

以當時的技術,協調多艘戰列艦交換射擊諸元,共同齊射,提高彼此命中率是不現實的,只有在一艘戰列艦的幾門主炮之間才能協調射擊諸元,提高命中率。

這樣一來,在同一艘戰列艦上有盡可能多的主炮這就很重要了,因為它可以將遠程射擊時的“跨射”變為“命中”,因為在炮彈散步區域范圍內炮彈數量增加了,那么命中率自然會提高。

在地中海海戰中,意大利戰列艦和英國戰列艦多次對對方實現了“跨射”,但是就是不能實現命中,這說明它們的單艦主炮數量少了一兩門,導致炮彈群密度不夠高,有的炮彈遠失,有的炮彈近失。

如果“利托里奧”級戰列艦多了一門兩門主炮,有十到十二門主炮,主炮口徑可以縮小到356毫米,那么它的齊射炮彈密度提高,命中率提高,它在地中海海戰中它肯定有更多的機會命中英國戰列艦“厭戰”號。

至于356毫米主炮炮彈穿甲威力不足這個問題,完全可以用改進炮彈結構的方法提升,事實上“喬治五世”就是這樣做的。當然,按照原始設計,“喬治五世”級的主炮數量不止十門,而是十二門,那么它的遠程齊射命中率就更高了。

所以,“喬治五世”級戰列艦用較低的排水量、較小的主炮口徑,通過提升主炮數量,改進炮彈穿甲威力,提升遠射齊射命中率等方法確保了它的火力不落伍于時代。

事實上,“喬治五世”級成功對抗了“俾斯麥”號,擊沉了“沙恩霍斯特”號,這是它有足夠戰斗力的明證。

而它的造價遠低于“俾斯麥”。即使考慮到英國造船工業規模超過德國這個因素,假定英國只造了三艘“喬治五世”,那么這三艘也可以對付德國兩艘更大的“俾斯麥”。

所以,考慮到以上這些綜合因素,在二戰新銳戰列艦中,“喬治五世”的性價比最高,堪稱戰列艦中的T-34。

同樣的邏輯,在二戰中,日本的“大和”也應該采用較小的主炮口徑,12-16門381毫米主炮(四聯裝,三個或四個炮塔)將讓“大和”的遠射命中率大幅提高,校射速度更快。

“大和”的主炮口徑小了一點,山本也許會讓它更頻繁地出動,參與更多一線戰斗。

用這種“喬治五世”設計思路設計出的“大和”也讓它更有機會參加瓜島戰役,去轟擊亨德森機場,在夜戰中用12-16門主炮干掉“南達科它”、“華盛頓”。“俾斯麥”、“沙恩霍斯特”的沉沒都和“喬治五世”有關,這就說明了一切……

組圖解俄軍營戰術群后勤需求

一個典型的俄軍營戰術群的兵力為700-900人,裝備10輛坦克,6輛裝甲運兵車,40輛裝甲步戰車,12至20輛炮車,10輛防空車輛。所需的10天的后勤保障需要3卡車(運送食物),5輛運水車,2=5輛醫療車輛,2輛機動廚房車,10-12輛油料車(兩天所需),運送工兵和他們裝備的5輛卡車,用以運送無人機的5輛車輛,2輛電子信號干擾車,2輛拖車。用以運送700-900士兵和裝備所需的額外卡車。每名士兵每天需要400磅的供應量,包括食物,油料,彈藥,醫療保障物資。

圖文:俄軍營戰術群3至5天彈藥,油料,其它后勤物資需求量及所需卡車數量

俄營一個營戰術群有10輛坦克,30輛BMP-2步戰車,6門2S19火炮,6輛BM-21多管火箭炮,4輛9P149反坦克發射車,2枚斯特拉-10防空導彈,2輛2S6M防空車,2門2F77M裝載車,1輛UR77掃雷車,1輛BAT2牽引車,8輛TMM-3架橋車,3輛BREM-L裝甲搶救車,10輛MTLB改進型車輛,28輛貨運卡車,16輛油車,6輛4.7K公升拖車,6輛特種車輛,600名兵員。

坦克(125毫米)450發,22噸

BMP-2(30毫米)15000發,18.6噸

自行榴彈炮,400發,35.9噸

BM-21,540發,54噸

ATGM反坦克導彈,280枚,13.8噸

空防(中程),10800發,60枚導彈,17.3噸

輕武器,機槍,223960發,3.5噸

榴彈,2224發,1.6噸

便攜式防空導彈:27枚,0.5噸。

油料需求:70890升

食物補給和一般貨物:600人需要3噸

每日需求:14輛彈藥/貨物運輸車,3輛7500升油罐車。

日本因何選擇了“南進”—“諾門坎戰役”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在日本軍方上層,存在著兩種主張,以陸軍為首的主張向北擴張,與蘇聯開戰,被稱為“北進”派;以海軍為首的主張向南擴張,與英美開戰,被稱為“南進”派。

兩派相待不下,日本最高決策層只好決定采取“南北井進”戰略,但這只是個暫時的折衷方案主張“北進”的陸軍軍官,仍然有著很強的勢力。

1939年,抗日戰爭已進入了相持階段,由于日本陸軍在華戰場的屢屢得手,使得狂妄的日軍更加目空一切,駐扎在中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急不可耐的也想建功立業,日本陸軍原本就看不起蘇軍,他們認為才經過“大清洗運動”后的蘇軍更是不足為慮,日軍中的“北進”派想通過一次作戰來試探一下蘇軍的實力,于是在當時中蘇交界處的諾門坎挑起了一次日蘇大戰,史稱“諾門坎事件”

1939年5月15日,日本關東軍第23師團騎兵連隊長東八百藏中佐奉命率600多名騎兵,在5架日機的配合下向哈拉哈河以東的蒙軍七二四高地發起攻擊,蒙軍抵擋不住,撤到了河西岸。

5月17日,東八百藏率部隊返回海拉爾,蘇軍隨即介入,將第11坦克旅開往哈拉哈河地區,同時命令駐在烏蘭烏德的摩托化步兵第36師一部向哈拉哈河集合,蘇聯的飛機也開始在諾門坎地區偵查飛行。

5月27日,日軍再次向蘇蒙軍發起攻擊,第23師團騎兵連隊和重裝甲車部隊雖包抄奇襲蒙軍指揮部得手,但很快被蘇軍坦克包圍,日軍的坦克裝甲部,根本不是蘇軍重型坦克的對手,日軍的騎兵面對蘇軍這些橫沖直撞的“鋼鐵怪獸”更是束手無策,蘇軍輕而易舉地全殲了這股日軍的快速部隊。

斯大林敏銳地覺察到日軍的意圖,他決定派得力戰將朱可夫負責指揮蘇軍與日軍作戰,斯大林給朱可夫只有一句話:“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擊敗入侵的日軍,但行動不超過蒙古人民共和國邊界!

6月20日,日軍第23師團主力全體出動。雙方在7平方千米的戰場上,近千輛戰車相互廝殺,這是亞洲史上第一次大規模坦克戰日軍89型坦克抵擋不住蘇軍重型坦克的攻擊,經此一戰,日軍坦克部隊基本癱瘓了,安岡坦克師團的潰敗極大震動了東京,認為造價昂貴的坦克此后不宜再用。

6月27日上午,在海拉爾機場起飛的137架日機,奔襲了蘇聯的塔木斯克機場,給蘇軍造成慘重損失,據日軍作戰部隊向關東軍司令部的報告,此役共擊落蘇機99架,擊毀地面飛機25架,蘇軍前線飛機損失過半,一時喪失了制空權,但蘇軍調來的新型的伊-16戰斗機投入戰斗后,很快又奪回了制空權。

7月2日夜間,日軍第23師團主力偷渡哈拉哈河,并攻占巴音查干山,對蘇軍形成了合圍的態勢,但在裝甲力量上占有絕對優勢的蘇軍向日軍發動了猛烈的反沖,日軍本以為蘇軍在側翼遭到威脅后,會主動后退,不料卻遭到如此眾多的裝甲車的打擊。

蘇軍兩個重坦克旅在日軍戰車群中橫沖直撞,如入無人之境。走投無路的日軍只得組織敢死隊抱著反坦克地雷和燃燒瓶撲向蘇軍坦克,進行自殺性攻擊。在蘇軍坦克的打擊和碾壓下,日軍開始潰散。

經過3天激戰,日軍師團主力被擊潰,其殘部被擊退至哈拉哈河東岸。朱可夫將軍在戰后這樣評價日軍坦克部隊:“坦克非常落后,基本戰術動作也很呆板,死盯著遷回和側擊這一種辦法很容易被消滅。

到了8月19日,日軍在諾門坎前線各部隊經過半個月的補充和休整后,兵員達到5萬余人,坦克182輛,飛機310架,蘇軍也加強到5.7萬人,498輛坦克,385輛裝甲車,515架飛機。

8月20日凌晨,蘇軍發起全線總攻,猛烈的炮火加上150架轟炸機和100架戰斗機向日軍轟炸掃射,把日軍綿延40千米的前沿陣地打成一片火海。

蘇軍從南北兩翼向諾門坎合圍,日軍第23師團陷入蘇軍合圍中,只能利用數不清的沙坑作拼死抵抗,而蘇軍則在朱可夫的嚴令下不計一切代價的硬啃猛打,在蘇軍的巨大壓力下,日軍官兵陷人絕望之中。

29日,身受重傷的日軍第23師團第64聯隊聯隊長山縣武光大佐自殺斃命,同日,日本陸軍航空兵頭號王牌莜原弘道少尉也在空戰中丟了性命,日軍第23師團僅存的2000余官兵在31日僥幸逃出合圍圈,蘇軍一直追擊到將軍廟一線方才停了下來。

此役殲滅關東軍主力目的已基本達到,斯大林也不想在遠東引發蘇日大戰,9月15日,日本駐蘇大使東鄉與蘇聯外交部長莫洛托夫簽訂了停戰協定,雙方于9月16日凌晨2時停止一切實際軍事行動,到此“諾門坎事件”宣告結束。在4個月的戰斗中,日軍傷亡6萬余人,損失飛機660架。

諾門坎戰役使東北關東軍向西侵略的企圖徹底落空,進面促使日軍不得不放棄“北進政策”而選擇“南進方針,進攻太平洋諸島,偷襲珍珠港,最終導致日本法西斯完全覆滅。#二戰中,日本陸軍為何會在諾門坎遭遇慘敗# #二戰后期,日本人有多瘋狂?#

今日書摘 2021.04.17

東普魯士德軍走向覆滅的同時,被孤立在庫爾蘭半島的德軍重兵集團也在苦苦支撐。其編成內的基本兵力依然以第16、18集團軍為主,且由第1航空隊配合。1945年初,“庫爾蘭”集團軍群有約39萬人(陸軍357000人、空軍20500人、黨衛軍警察12000人)。但陸續有大量部隊從海上撤走,自1944年12月初到1945年2月初就運出了87000名戰斗人員。加上作戰消耗(僅“第四次庫爾蘭會戰”德軍就損失了13315人),“庫爾蘭”集團軍群的兵力不斷減少。到2月3日,各師值班人員合計為155820人,其中有79880人是“步兵戰斗力量”。2月底,集團軍群的陸軍兵力下降到23.2萬人。

自從1月中旬,第4裝甲師離開庫爾蘭半島調至但澤后,“庫爾蘭”集團軍群的機動兵力以2個裝甲師和1個重坦克營為基干。3月15日時,這三個單位共有138輛戰車(含15輛“虎”式重型坦克)。加上一些獨立強擊火炮部隊,集團軍群有數百輛戰車可用。

總體而言,“庫爾蘭”集團軍群是東線實力最弱的重兵集團。可畢竟也有近30萬人,且不需要像其他重兵集團那樣防守漫長且漏洞百出的戰線,而是躲在狹窄而堅固的環形陣地背后——準確說是朝向南面和東南面的“四分之一環形”,庫爾蘭半島的北、東、西三面都得到大海的掩護。

……

蘇聯方面,原本圍困庫爾蘭半島的是波羅的海第1、2方面軍。2月份,波羅的海第1方面軍完全轉向東普魯士后,把一些部隊留給波羅的海第2方面軍,以統一指揮對半島的圍困。此后,又爆發了兩次“庫爾蘭會戰”:葉廖緬科的波羅的海第2方面軍(稍晚改由戈沃羅夫指揮),以近衛第6集團軍和第51集團軍于2月20日—3月13日實施的“第5次會戰”,3月17日—3月28日,近衛第10集團軍和第42集團軍又發動了“第6次會戰”。俄國人繼續擠壓庫爾蘭德軍陣地,卻始終無力突入縱深。

維持集團軍群生存的海上通道依然在運行。僅2月1—13日就運入了13000噸物資。但德國水下力量的活動還是不斷萎縮。1945年初,14艘德國潛艇活躍在東波羅的海,到1月底只剩下5艘。3月17日,最后一艘“U-475”號也撤離了波羅的海。相對而言,德國水面艦隊依然為陸軍提供著強有力支援。除了一直在這片海域作戰的德海軍第2戰斗群,羅格海軍中將指揮的第3戰斗群也在3月加入了進來。

大戰末期,缺少空中支援的德國海軍在波羅的海異常活躍。除了為東普魯士、波美拉尼亞和庫爾蘭半島的陸軍提供火力支援,還運送了70萬名作戰部隊、30萬名傷員、150萬名難民。所蒙受的損失大都來自敵方飛機和潛艇的襲擊。戰爭最后八個月的波羅的海,共有33艘德國艦船(11.2萬噸)被潛艇擊毀,另有34艘軍艦和57艘商船(16.3萬噸)被飛機擊沉。

摘自朱世巍《東線 攻克柏林》

老叟書評:柯尼斯堡是普魯士的發源地,二戰結束后由蘇聯占領,更名為加里寧格勒,現在是俄羅斯的一塊飛地。雖然德國政府曾表示過永遠放棄二戰后失去的土地,但近年來美英軍隊逐漸撤出德國,鼓吹德國擴大軍備、承擔更多的防衛義務。其意圖十分明顯,就是未來想讓重新武裝起來的德國對付俄國,類似的作法是在東亞加大對日本的支持。今年是蘇聯解體30周年,世界格局又將發生怎樣的變化?讓我們讀史知今,拭目以待[呲牙]

#讀書# #讀書筆記# #全民薦書人# #說說軍事歷史#

數不清的重型自行火炮,防空導彈,坦克和步兵戰車,正在從俄羅斯各地倉庫起封,全部開赴烏克蘭前線。俄羅斯這是要掀桌子了。俄羅斯這一輪動員30萬預備役參戰,哪怕其中60%的人員屬于野戰部隊,也可以組建200個營級戰斗群。

需要配備8000輛坦克裝甲車和各種火炮,這肯定不能從現役部隊武器當中抽調,這就需要俄羅斯打開所有封存武器倉庫,裝備30萬大軍決戰2023年。

現在俄軍要打敗烏克蘭的任務,就要由蘇羅維金來完成。現在就看,蘇羅維金上將能不能快速整頓前線俄軍紀律,盡快恢復俄軍戰斗力。同時在戰術上對抗和克制烏軍總司令扎盧日內。

嚴格來說,224開戰的時候,那支精銳俄軍幾乎已經不存在了。蘇羅維金能不能在短時間內,把現在缺編俄軍和動員兵組合成一支紀律嚴明能打硬仗的軍隊。

戰場上需要狠人,但是光是狠還不夠,畢竟在戰場上,沒有人比德沃爾尼科夫大將更狠,拼戰術沒人比格拉西莫夫大將花樣繁多。要打大規模戰爭關鍵是組織,整合,調度和后勤保障能力。

1948年9月12日, 東北野戰軍按預定計劃, 在北寧線發起攻勢,東北咽喉的錦州完全暴露在解放軍的強大攻勢之下。

10月8日,東北野戰軍的戰車坦克團第1營和汽車第7連,從黑龍江東安由鐵路輸送到阜新,再經100余公里的履帶行軍,進至錦州東北的小河北地區集結,準備攻打錦州。

10月13日晚,各坦克分隊隱蔽前進,占領距敵前沿約1公里的小王屯和石油化工廠,并用林秸、柴草等進行了嚴密偽裝。

10月14 日10 時45 分,炮兵的第一次破壞性射擊結束, 轉入10 分鐘監視射擊, 步兵4個連開始進行爆破作業。

這個時候, 5師首長指示“坦克上來”, 坦克部隊遂成兩路縱隊開始沖鋒,15團擔負突破任務的尖刀分隊見坦克開始沖鋒, 也就跟著發起了沖鋒。

坦克群按預定計劃向城北鐵路橋洞口沖擊,敵人鐵橋兩端的大碉堡和8個小碉堡尚未完全摧毀,步兵在橋前幾百米開闊地沖擊時遭到敵人猛烈射擊,前進受阻。

坦克穿過密集的彈雨沖到橋下,也因通往市區的3個橋洞被守敵堵死而無法前進,坦克用車體撞擊橋洞, 因土墻太厚而幾次撞擊未果。

于是撤至有利地形,以抵進射擊的戰法接連摧毀了橋洞兩側的明碉暗堡和3節舊火車車廂上的火力點, 掩護步兵爆破和沖擊,打開了突破口。

配屬第2縱隊的11輛坦克先后突入市區, 掩護步兵向敵縱深發展進攻。

坦克采取前三角或后三角隊型,順著街道攻擊前進,協同步兵與敵展開激烈的巷戰,以抵進射擊消滅步兵前進道路的火力點 ,摧毀街邊路口的明碉暗堡,為步兵開辟道路,由北向南爭奪每一個街巷、院落。

支援15團的坦克和步兵密切協同, 先后攻占了油化廠倉庫、 降落傘倉庫和商品倉庫,進至交通大學附近。

國民黨軍約1個營憑借堅固工事負隅頑抗,在炮火掩護下實施反沖擊。

戰車團李自群參謀長同15團長樊洪協商后命令連向南街道攻擊前進打敵反沖擊,2連掩護步兵攻打大院。

坦克同步兵緊密配合, 以猛烈的炮火和履帶碾壓粉碎了敵人的反沖擊, 進而全殲了該處守敵。

15團繼續沿大路向東發展進攻, 在紅十字醫院再次遭到敵人阻擊。坦克迅速前往支援, 連打帶軋, 消滅敵一個團。

14團進入市區后, 團2梯隊2營迅速進入戰斗, 擔任主攻任務。守敵以密集的炮火攔阻,并出動1個團在坦克、裝甲車掩護下實施猛烈反擊。伴隨14團戰斗的坦克分隊當即支援步兵英勇作戰, 擊毀敵坦克2輛, 攻占國際倉庫,殲敵1個營。

此時, 部隊傷亡增大, 該團各營營長、副營長已大部傷亡, 團政委任茂如多次負傷, 仍堅持指揮戰斗。

17時,2營攻至國際倉庫以東天德合燒鍋酒廠大院。守敵1個營憑借有利地形和堅固設防工事進行抵抗。

5 師參謀長汪洋親自勘察地形、選定突破口, 和14團副團長王扶之一起研究了戰斗部署和步坦炮協同計劃。

7連3 班長沈敬德用炸藥包炸開圍墻后, 副團長王扶之指揮2營和1營2連迅猛突入院內一步、炮、坦密切協同, 激戰40分鐘, 全殲守敵一個團部和一個營, 俘敵500余人。

2營僅傷亡20余人, 堪稱第四野戰軍戰史上成功使用坦克的一個典型戰例。

配屬3縱7師的坦克1連4輛坦克在攻擊之初曾一度陷入沼澤, 后在連長劉樹旺指揮下從城東北突入城區, 與步兵一道直插火車站。

在距火車站幾百米處,步兵遭敵碉堡群火力攔阻。4輛坦克一齊突擊, 將火力最猛的幾個土木質地堡壓垮,步兵趁勢發起沖鋒, 一舉占領了火車站。

錦州新城的戰斗結束后, 戰車第1營主動請戰, 以6輛坦克配屬7縱攻打老城, 在激戰中,1輛坦克負傷、 1輛坦克滑入護城河、1輛坦克滑在河邊。

滑在河邊的坦克在車長陳躍華指揮下,用機槍猛掃對面的碉堡 , 壓制敵火力。

此時, 只剩下董來扶駕駛的坦克即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第一輛坦克還能機動作戰。他駕駛鐵騎沖到城墻跟參加戰略決戰前,將東面城墻上的碉堡逐個予以消滅。

當坦克中彈, 機油散熱器被打壞時, 他仍毫不遲疑駕駛受傷的坦克堅持作戰, 與炮手緊密配合將護城河兩側殘存的碉堡、火力點全部摧毀, 為步兵掃清了進攻的障礙。

黃昏時, 進攻部隊全殲了老城的一萬守敵, 錦州宣告解放。

由于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戰后董來扶榮立一等功, 所駕駛的坦克被授予“功臣號”坦克光榮稱號現陳列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1950年8月, 董來扶被中央軍委授予“坦克戰斗英雄”稱號, 并出席了全國英模代表大會。

錦州攻堅戰中, 坦克用于主要突擊方向, 直接支援第一梯隊步兵沖擊, 以強大的火力、快速的機動力和堅固的防護力, 為步兵掃除前進道路上的障礙, 打開突破口, 掩護步兵向縱深發展進攻。

在市區巷戰中, 坦克及時支援和引導步兵攻克頑抗的核心據點, 打垮敵人反沖擊, 掩護步兵全殲守敵, 為奪取錦州城作了重要貢獻。#我要上微頭條#

?

5件大事,美教官:烏軍犯下諸多罪行;外媒:韓國軍方成為“驚弓之鳥”,接連鬧出巨大烏龍;媒體:美國對尼泊爾滲透控制遭挫敗;時隔5天 日本再次公布我遼寧艦動向;日媒:海自泄密事件招致美方批評

第一件事,日本共同社12月28日消息,日本政府相關人士表示,海上自衛隊一等海佐(海軍上校)井上高志泄露的“特定秘密”中,包含有美軍對日本提供的情報,這甚至引起美軍關注,美方也對自衛隊情報管理松懈提出嚴厲批評,而日本也擔心這會影響今后的美日合作。

根據日本防衛省此前的調查結果,井上泄露的秘密包括自衛隊運用和訓練,以及在美方指導下的訓練以及情報等,甚至他當時是負責為部隊收集情報的“情報業務群”司令,而他將情報泄露的對象為前自衛艦隊司令官前海將。

第二件事,今日俄羅斯12月28日消息,負責協助訓練烏克蘭軍隊,并且曾身為美國海軍陸戰隊上校的安德魯·米爾本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烏克蘭軍隊對俄羅斯戰俘的“許多方式”嚴重違反了海牙公約,而且他也稱任何暴行都可能在烏克蘭發生。

與他的采訪相對應的是之前,3月份,一段烏克蘭軍隊向躺在地上的俄羅斯士兵腿近距離開槍射擊的視頻在網上瘋傳,甚至11月再一次有烏軍開槍射擊頭部的方式殘忍射殺10余名俄羅斯戰俘。而聯合國人專調查后發現,雙方戰俘在被囚禁期間都曾遭受到酷刑和虐待,所幸的是俄烏雙方互換戰俘的行為一直保持到了現在。

第三件事,12月28日,被譽為中國“御用攝影師”的日本防衛省綜合幕僚監部在時隔5天之后再次發布我國“遼寧”艦編隊的動態,這次我國海軍編隊在日本本島東部海域多次進行戰機起降以及聯合編隊演練,為此日本專門派出2艘軍艦數架戰機實時觀測進行情報收集。

可以說這次“遼寧”艦西太平洋尤其是在日本周邊舉行聯合演練真正讓日本見識到了中國反制的決心,甚至之前中國052D導彈驅逐艦航行超1萬公里前往美國“后院”法屬島嶼“自由航行”,也讓美西方見識到了中國海軍力量的強大。

就像我國國防部所說的中國航母不是“宅男”,總要出去走走,而且“自由航行”也不是美西方的專利,“寇可往我亦可往”。況且我國在日本周邊的西太平洋進行航母編隊的演練也是從日本不斷增加防衛費,加強“反擊能力”遲早突破防衛限制來看,我們也是在未雨綢繆。

第四件事,綜合多家外媒12月28日消息,尼迫爾新總理普拉昌達正式宣誓就職,這也讓域外國家插手尼泊爾內政試圖從中亞地區威脅中國的圖謀正式宣告破產。而且這次尼泊爾組建的政府也是由尼共(毛主義中心)和尼共(聯合馬列)共同組建,雙方主席各執政2年半。

從2022年2月尼泊爾大選前美國開啟“千年挑戰計劃”,并且不斷派高官前往尼泊爾訪問試圖將尼泊爾拉上自己戰車,成為其“印太戰略”的一部分,但是尼泊爾早在2020年就通過《尼泊爾特別服務法案》,專門檢查美國中情局和印度調查與分析局對尼泊爾的“分裂、間諜、破壞和顛覆”活動。

第五件事,綜合多家韓媒12月28日消息,在發生朝鮮無人機如入無人之境對韓國一些重要設施進行拍攝后,韓國軍方正式進入“驚弓之鳥”狀態,在27日下午,將鳥群當成朝鮮無人機,派出數十架戰機進行攔截后,在28日凌晨,再次派出2架先進F-15K戰機應對“敵情”,最后發現只是一個氣球。

甚至韓軍戰機不斷出動,讓韓國民眾一度以為戰爭降落到了韓國本土,而韓軍方“驚弓之鳥”的操作以及應對朝鮮無人機的“烏龍操作”也招致了韓民眾的恐慌以及反感。#韓軍戰機錯將鳥群當成朝鮮無人機##攔不住朝鮮無人機 韓防空網受質疑##日本防衛省緊盯遼寧艦編隊演練動向##中方祝賀普拉昌達出任尼泊爾新總理##日本##韓國##朝鮮##美國##中國#

本文戰車集群,戰車群排名規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