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梗塞怎么檢查 (四個檢查了解腦梗塞嚴重情況)
腦梗塞可通過頭顱CT、磁共振成像、腦血管造影、頸部血管超聲四項檢查評估病情嚴重程度。腦梗塞的檢查手段主要有影像學檢查、血管評估、實驗室檢測、功能評估、動態監測。
1、頭顱CT:
發病24小時內可顯示缺血性腦組織低密度影,能快速鑒別腦出血與腦梗塞。急性期CT檢查對溶栓治療決策具有關鍵指導價值,后期可觀察梗塞灶范圍及腦水腫程度。
2、磁共振成像:
彌散加權成像在發病2小時即可顯示缺血病灶,灌注加權成像能評估腦組織血流灌注情況。磁共振血管成像可無創檢測顱內動脈狹窄或閉塞,對后循環梗塞診斷優于CT。
3、腦血管造影:
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是診斷腦血管病變的金標準,能清晰顯示血管狹窄程度、側支循環建立情況。適用于擬行血管內治療的患者,但屬于有創檢查需評估風險。
4、頸部血管超聲:
通過測量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判斷動脈粥樣硬化程度,檢測斑塊性質及血流動力學改變。結合經顱多普勒超聲可評估顱內外血管狹窄或閉塞,對病因診斷有重要價值。
腦梗塞患者需定期監測血壓血糖,低鹽低脂飲食控制基礎疾病。急性期過后應在康復醫師指導下進行肢體功能訓練,吞咽障礙者需調整食物質地。保持規律作息避免情緒激動,戒煙限酒有助于二級預防。出現言語含糊、肢體無力等預警癥狀時需立即就醫復查。
文章版權及轉載聲明:
作者:yunbaotang本文地址:http://www.ntlljf.com/bao/150703.html發布于 05-17
文章轉載或復制請以超鏈接形式并注明出處孕寶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