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膜性結腸炎的癥狀有哪些( 偽膜性結腸炎的3個癥狀揭曉)

摘要: 偽膜性結腸炎主要表現為腹瀉、腹痛和發熱,嚴重時可出現脫水及休克。偽膜性結腸炎的癥狀主要有水樣便、下腹絞痛、全身中毒反應、電解質紊亂、腸穿孔等。1、水樣便:特征性表現為大量綠色水樣腹...

偽膜性結腸炎主要表現為腹瀉、腹痛和發熱,嚴重時可出現脫水及休克。偽膜性結腸炎的癥狀主要有水樣便、下腹絞痛、全身中毒反應、電解質紊亂、腸穿孔等。


1、水樣便:


特征性表現為大量綠色水樣腹瀉,每日可達10-30次,糞便中可見黏液但極少帶血。這種腹瀉由艱難梭菌產生的毒素A和毒素B直接損傷結腸黏膜所致,會導致腸液分泌異常增加。嚴重腹瀉持續48小時以上需立即就醫,治療需停用相關抗生素并使用甲硝唑等特異性藥物。


2、下腹絞痛:


表現為臍周或左下腹陣發性絞痛,排便后暫時緩解但反復發作。腹痛程度與腸黏膜炎癥范圍相關,結腸鏡檢查可見特征性黃白色偽膜附著。這種疼痛源于毒素引發的腸肌層痙攣和黏膜下層水腫,需配合解痙藥物和腸道黏膜保護劑治療。


3、全身中毒反應:


約60%患者出現38℃以上發熱,伴有寒戰、乏力等全身癥狀。重癥患者可出現譫妄、低血壓等中毒性休克表現,血液檢查顯示白細胞顯著升高。這種情況提示毒素已進入血液循環,需靜脈輸注萬古霉素并加強液體復蘇治療。


4、電解質紊亂:


大量腹瀉導致鈉、鉀、碳酸氫根離子嚴重流失,表現為肌無力、心律失常、代謝性酸中毒。血液生化檢查可見血鉀低于3.0mmol/L,需通過靜脈補液糾正水電解質失衡,同時監測心電圖變化。


5、腸穿孔:


見于未及時治療的危重病例,突發劇烈腹痛伴板狀腹,影像學檢查可見膈下游離氣體。這是偽膜壞死穿透腸壁的危急并發癥,需緊急手術切除病變腸段并行腹腔沖洗。


偽膜性結腸炎患者應選擇低渣、高蛋白的流質飲食,如米湯、蒸蛋羹等,避免牛奶等可能加重腹瀉的食物。恢復期可逐步添加煮熟的蔬菜和瘦肉,每日分6-8次少量進食。注意補充口服補液鹽維持水電解質平衡,便后使用溫水清潔肛周預防皮膚破損。臥床期間需每2小時翻身預防壓瘡,監測每日出入量和體重變化。癥狀緩解后仍需遵醫囑完成全程藥物治療,避免復發或產生耐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