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飲食要注意什么( 潰瘍性結腸炎18種食療)
潰瘍性結腸炎患者需遵循低纖維、低脂、高蛋白飲食原則,飲食管理要點包括避免刺激性食物、選擇易消化食材、少量多餐、補充水分及監測個體耐受性。
1、避免刺激性食物:
辛辣調料、酒精、咖啡因等可能刺激腸道黏膜,加重腹瀉和腹痛癥狀。生冷食物如冰品、未徹底加熱的蔬菜可能引發腸痙攣。部分患者對乳糖不耐受,需限制牛奶及乳制品攝入。
2、選擇易消化食材:
急性期優先選用精制米面、嫩葉蔬菜等低渣食物,緩解期可逐步嘗試去皮瓜果。魚肉、蛋類等優質蛋白有助于修復腸道損傷,烹飪方式以蒸煮燉為主,避免油炸燒烤。
3、少量多餐制:
每日5-6餐可減輕單次進食對腸道的負擔,每餐控制在200-300克。進食時充分咀嚼,餐后保持30分鐘坐位休息,避免立即平臥引發反流。
4、維持水電解質平衡:
腹瀉會導致鉀鈉流失,可飲用淡鹽水或口服補液鹽。每日飲水不少于1500毫升,但需避免大量快速飲水刺激腸蠕動。嚴重脫水時需靜脈補液治療。
5、個體化飲食記錄:
建立飲食日志記錄各類食物的反應,部分患者可能對麩質、堅果等特定食物敏感。營養師定期評估體重和血紅蛋白指標,必要時添加腸內營養制劑補充熱量。
患者應保持每日30分鐘低強度運動如散步促進腸蠕動,睡眠時間不少于7小時。緩解期可逐步嘗試添加燕麥、香蕉等可溶性膳食纖維,急性發作期需采用流質或半流質飲食。定期監測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指標,貧血患者需增加動物肝臟、瘦肉等富含血紅素鐵的食物。烹飪時使用橄欖油替代動物油脂,避免攝入含有反式脂肪酸的加工食品。
文章版權及轉載聲明:
作者:yunbaotang本文地址:http://www.ntlljf.com/bao/153022.html發布于 07-26
文章轉載或復制請以超鏈接形式并注明出處孕寶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