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時間范圍(中國古代時間的劃分)
您好,今天小編胡舒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中國古代時間范圍,中國古代時間的劃分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一年十二個月,一天十二個時辰,60年一個循環,成為一個甲子一天的十二個時辰是:【子時】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
2、23點到1點,以下的時間兩個小時為一個時辰【丑時】雞鳴,又名荒雞: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寅時】平旦,又稱黎明、早晨、日旦等:時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卯時】日出,又名日始、破曉、旭日等:指太陽剛剛露臉,冉冉初升的那段時間。
3、【辰時】食時,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時也就是吃早飯時間【巳時】隅中,又名日禺等:臨近中午的時候稱為隅中【午時】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未時】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陽偏西為日跌【申時】哺時,又名日鋪、夕食等【酉時】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為太陽落山的時候【戌時】黃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時太陽已經落山,天將黑未黑。
4、天地昏黃,萬物朦朧,故稱黃昏【亥時】人定,又名定昏等。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
文章版權及轉載聲明:
作者:yunbaotang本文地址:http://www.ntlljf.com/bao/90821.html發布于 2024-01-18
文章轉載或復制請以超鏈接形式并注明出處孕寶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