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視頻腳本怎么寫(附萬能模板)
通常,一份正常的腳本內容包含鏡號、景別、技巧/拍攝方式、角度、時長、畫面內容、解說、字幕/配音、音效/音樂、備注。
這種腳本內容一般是導演拍攝時所用的,對于我們平時拍vlog、短視頻來說,根本不需要那么復雜。下面,帶大家看一下一份vlog、短視頻腳本主要包含哪些方面,我們又該如何策劃這樣的腳本。
01
定腳本大綱與標題
標題即故事的中心,明確拍攝主題,視頻的中心主題故事。這個是至關重要的一步,做一個大體規劃/構思,這樣拍攝時可以減少時間的浪費。
短視頻腳本萬能模板:
02
拍攝分鏡頭
根據大綱寫分鏡頭本子,即把在這個場景內所有的鏡頭,按照劇情的發展順序,羅列在這個表格里,這樣能有效避免重復鏡頭,也便于后期剪輯時因素材太多而不知如何挑選。
03
鏡號
按故事發展整個拍攝需要哪些鏡頭,進行編號。
這里一定一定要邊上序號!一個序號代表一個鏡頭,一個鏡頭代表一個畫面內容,這樣也不容易遺漏鏡頭。
04
拍攝地點
我們所發生故事的位置哪兒,標注好。
05
景別
景別屬于拍攝技巧,大家需要記得,vlog、短視頻景別多變,具體常用的景別有以下幾種:
▌遠景
視線距離最遠,空間范圍最大的景別,人物在畫面中只占很小位置,例如航拍,便于人物抒發某種情緒,或表達周圍環境。
▌全景
拍攝人物全身動作或較小場景全貌的畫面,在全景中可以看清人物動作和所處的環境。強調物與物之間、人和環境之間關系。
▌中景
也叫“七分像”,指拍攝人物小腿以上部分的鏡頭。敘事功能強,既能展現環境,又比全景更專注于人物。
▌近景
指拍攝胸部以上的畫面,有時也用于表現靜物的某一局部。利用人物面部表情與肢體語言,傳達內心世界。
▌特寫
指攝像機在很近距離拍攝對象。通常以人肩部以上的頭像為取景參照,突出強調人體的某個局部,或相應的物件細節、景物細節等。展現物體或在偏文藝的畫面中做轉場,以用于制造懸念。
▌微距
非常非常非常近的距離。可以用此突出人物或事件的轉變,但使用情況較少。
06
構圖角度
即拍攝時候的視角方位。
▌平拍
是最基本的拍攝角度,客觀表達內容,鏡頭與拍攝對象處于同一水平上。
▌仰拍
從低角度仰視拍攝,鏡頭處于視平線以下,由下向上拍攝,可以使對象更加高大或占據主導地位,展示豐富場景,增強立體感。
▌俯拍
從高往下面拍攝,讓被拍對象/景物顯得更加“嬌小”,表達強烈的感情色彩,簡化背景。
▌側拍
指拍攝物體的側面呈現,有助于表現方向性,變換豐富,多用于交流、對話等情況。
07
畫面內容
我們在構思的時候,對每一個想拍攝的畫面都要盡可能詳細的描述下來,并且最好腦海里有畫面感,也留有一定的發展空間,保證拍攝時條理分明,畫面清晰,細節明確。
08
文案解說
通俗一點,就是演員的臺詞內容。
09
字幕
字幕就是除了畫外音字幕以外的,畫面注釋。
10
音樂/音效/時長
最好提前想好bgm,寫清楚所呈現在配音、音效、音樂。建議大家一定要分開來寫,這樣會更加清晰明了。
11
后期剪輯
▌粗剪
把vlog、短視頻全部有關的素材,拖進剪輯軟件,大體看一遍所有的素材,刪掉那些關聯不大的鏡頭,順便整理好順序。
注意:如果拍攝的素材較多的話,建議按照時間/地點/人物進行文件分類~
說不定以后缺素材會有用到的時候呢!
▌精剪
進行一些精細的調整。音樂找合適的!與主題匹配的
▌調色
這里不需要花太多的時間去進行調色。
著重將拍攝時,因為燈光、光線問題所造成的顏色偏差問題
修改基本的濾鏡、曝光、白平衡就好啦。
所以:
明確主題,這是腳本撰寫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
搭建框架,理清內容主次及順序
填充模板,落實、精細到每一鏡頭
反復檢查、修改,最后敲定。
要想在短短的十幾秒甚至是幾分鐘內呈現出情節的完整性以及品牌的特性,需要我們在每一個細節上精雕細琢,不浪費任何一個鏡頭。
作者:yunbaotang本文地址:http://www.ntlljf.com/bao/91688.html發布于 2024-01-20
文章轉載或復制請以超鏈接形式并注明出處孕寶堂

